诗词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鼠窃狗盗

鼠窃狗盗

鼠窃:象老鼠一样偷窃。狗盗:象狗一样扒盗。鼠窃狗盗:偷摸扒窃;小偷小摸。此典指叔孙通阿谀奉承秦二世听喜不听忧之特点,假说陈胜农民起义不过是小偷小摸,不值谈论。秦二世很高兴,并且奖赏他,还任命为博士。后以此典比喻没有政治目的,只会小偷小摸。叔孙通,薛县(今山东滕县东南)人。曾为秦二世时博士(掌古今史事待问及书籍典守)。秦末农民起义,叔孙通先投项梁,为项羽部属,后归刘邦,任博士,称稷嗣君。汉朝建立,与儒生共立朝廷仪礼。后任太子太傅(辅导太子之官)。秦末赋役徭役繁重,严刑峻法苛刻,爆发以陈胜为首的农民大起义,秦二世召集博士儒生询问这是怎么回事?博士儒生们认为这是反叛,应该火速出兵攻打。叔孙通却走上前说:“众儒生说话都不对。如今天下归秦一统,毁掉郡、县城堡,熔化各地武器,向天下人表示不再使用它。况且在上面有英明秦王,在下面有完备法令,使得人人尽忠职守,四面八方都集中统一,哪里敢有反叛!这不过是一伙盗贼在偷摸扒窃的小偷小摸罢了,哪有什么谈论价值。郡守(郡地方行政长官)、郡尉(辅佐郡守,管全郡军事)正在捉拿定罪,哪里值得忧虑。”秦二世听了很高兴。并把那些说陈胜起义是反叛之儒生交给法官去惩办;凡说陈胜起义是盗贼的都不予追究,还赏赐叔孙通丝绸二十匹、衣服一套,任命他作博士。此典又作“鼠窃狗偷”、“狗盗鼠窃”。

【出典】:

史记》卷99《刘敬叔孙通列传》2720、2721页:“叔孙通前曰:‘诸生言皆非也。夫天下合为一家,毁郡、县城,铄(shuò朔,熔化)其兵(武器),示天下不复用。且明主在其上,法令具于下,使人人奉职,四方辐辏(fú còu)福凑,车辐条凑集到车轮中心圆孔上。比喻人或物聚集在一起),安敢有反者!此特群盗鼠窃狗盗耳,何足置之齿牙间。郡守、尉今捕论,何足忧。’二世(嬴胡亥。秦始皇少子。继秦始皇为秦朝第二代皇帝)喜曰:‘善。’尽问诸生,诸生或言反,或言盗。于是二世令御史案(通“按”,查究)诸生言反者下吏,非所宜言。诸言盗者皆罢之。乃赐叔孙通帛二十匹(计算布帛单位,古代以长四丈为一匹),衣一袭(一套),拜为博士。”

【例句】:

汉·苟悦《汉纪·惠帝纪》:“今明主在于上,法令具于下,安得有反贼乎?此真狗盗鼠窃耳!” 唐·令狐德棻等撰《周书·萧察传》:“加以狗盗鼠窃,蜂虿狐狸。郡圉隶而为寇,聚臧获而成师。”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萧铣传·论》:“自隋朝维绝,宇县瓜分,小则鼠窃狗盗,大则鲸吞虎据。” 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陈子昂传》:“且太原巨万之仓,洛口储天下之粟,乃欲舍而不顾,傥鼠窃狗盗,西入陕郊,东犯虎牢,取敖仓一抔粟,陛下何与遏之?” 宋·刘斧《青琐高议后集》卷1:“古人之言云:‘子若作盗去,无往巢湖住。’兹盖神之明正,不容盗贼践其境也,迄今虽鼠窃狗偷,不敢游过湖焉。” 明·刘基《郁离子·公孙无人》:“狗偷鼠窃,乘时而兴,无人以治之。”


并列 比喻不足为患的小偷、小盗行为。语出《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四方辐辏,安敢有反者,此特群鼠窃狗盗耳,何足置之齿牙间”。《醒世姻缘传》:“……二则,他不肯做这样~的营生。”△贬义。多用于描写不光彩的行为。 →鸡鸣狗盗 ↔光明磊落。也作“鼠盗狗窃”、“鼠偷狗盗”。


【词语鼠窃狗盗】  成语:鼠窃狗盗汉语词典:鼠窃狗盗

猜你喜欢

  • 岑牟单绞

    《后汉书.文苑传.祢衡》:“更著岑牟单绞之服。”注:“岑牟,鼓角士胄也。”岑牟,古代鼓角吏所戴的头盔。单绞,苍黄色的单衣。唐.皮日休《襄阳春游》诗:“岑牟单绞何曾著?莫道猖狂似祢衡!”【词语岑牟单绞】

  • 凿井得铜奴得翁

    《太平御览》卷四七二引汉应劭《风俗通》载:河南 平阴庞俭,三岁遭世乱失其父。长大后客居中凿井,得钱千余万,家道遂殷富。时作府吏,雇一老奴操持家务。在一次宴宾会上,母登堂,老奴遇见,谓厨下婢曰:“堂上母

  • 卞璞

    同“和氏之璧”。汉 焦赣《易林.渐之萃》:“西行求玉,冀得卞璞。”清顾炎武《子德李子闻余在难特走燕中告急作诗赠之》:“喜犹存卞璞,幸不蹈秦坑。”【词语卞璞】   汉语大词典:卞璞

  •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浮云:比喻奸邪。曰:比喻帝王。长安:唐代国都,朝廷之所在。 意谓皇帝被奸邪包围,自己报国无门而万分忧愁。语出唐.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元.杨显之《潇湘雨》楔子:“

  • 投畀豺虎

    畀,给予。谓丢给豺虎吃掉。表示对恶人深恶痛绝。周朝有个诗人作了一首痛恨谗人的诗,诗中称:那个造谣的坏东西,是谁替他出主意;抓住那个坏东西,扔给豺虎填肚皮。豺虎嫌臭不吃他,扔到北方不毛地。不毛地也不接受

  • 帐鹤

    晋.葛洪《神仙传》卷九“介象”:“介象者,字元则,会稽人也,学通五经,博览百家之言,能属文。后学道入东山,善度世禁气之术。……吴王徵至武昌,甚尊敬之,称为介君。诏令立宅供帐,皆是绮绣。遗黄金千镒,从象

  • 八百诸侯

    八百:表示多数,虚指。诸侯:各小国国君。规定要服从王命,定期朝贡述职,有出军赋与服役义务。此典指周武王不约而与八百诸侯会师,诸侯都说,商纣王可以讨伐。【出典】:《史记》卷4《周本纪》120页:“是时,

  • 生花不律

    同“生花笔”。不律,“笔”的谐音。清赵翼《慰蕺园下第》诗:“生花不律行将秃,弃甲于思忍复来。”

  • 誓右军

    同“誓墓羲之”。清姚鼐《次韵同年蒋澄川见怀》:“锄犁久分终南亩,陇隧今传誓右军。”

  • 钧天九奏

    同“钧天广乐”。宋杨万里《德寿宫庆寿口号》之五:“苍颜华发鹓行里,也听钧天九奏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