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孙奕《履斋示儿编》卷九“声画押韵贵乎审”载:宋朝时候,杨万里有一次到湖南去主考漕试,他看到首名卷中答卷人把“盡”字写成了“尽”字,于是便除名不予录取了,并且说道:“明日揭榜,有喧传以为场屋取得个尺
源见“龟顾”。谓感恩施报。唐李商隐《寄太原卢司空》诗:“神物龟酬孔,仙才鹤姓丁。”
同“不为五斗米折腰”。唐王维《与魏居士书》:“近有陶潜,不肯把板屈腰见督邮,解印绶弃官去。”
源见“东家丘”。指邻家有才德的人。清钱谦益《续次敬仲韵》之二:“北郭先生生已老,东家夫子子为恭。”【词语东家夫子】 成语:东家夫子汉语大词典:东家夫子
源见“楚筵辞醴”。泛指礼遇贤士。清郑燮《玉女摇仙佩.寄呈慎郡王》词:“河献征书,楚元设醴,一种风流高致。”
二名:指两个字的名字。偏:单个。 按照古代避讳的礼俗,对尊长的双字名,不可两字同说,但两字分说可以不避。这叫“二名不偏讳”。语出《礼记.曲礼上》:“二名不偏讳”。郑玄注:“偏谓二名不一一讳也。孔子之
原谓以重金购买名马之骨,比喻为求得贤才而不惜代价。公元前311年燕昭王复国以后,为了报仇雪耻,他向燕国旧臣郭隗请教招纳贤士的方法。郭隗回答道,如果对人才非常虚心,象学生对待先生一样,那就会有比自己才能
《晋书.惠帝纪》:“安北将军王俊遣乌凡骑攻成都王颖于邺,大败之。颖与帝单车走洛阳,服御分散,仓卒上下无赍,侍中黄门被囊中赍和钱三千,诏贷用。所在买饭以供,宫人止食于道中客舍。宫人有持升余糠米饭及燥蒜盐
同“袁安高卧”。宋陈著《沁园春.示诸儿》词:“要铁汉须从穷处求。那袁安闭户,恬然高卧,少陵任妇,长是贫愁。”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支道林常养数匹马。或言道人畜马不韵,支曰:‘贫道重其神骏。’”支遁(即支道林)是晋代高僧,与谢安、王羲之相善交游。喜欢养马,故有“爱其神骏”之说。后因用以比喻高人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