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鲛人泣珠

鲛人泣珠

旧题汉郭宪洞冥记》卷二:“〔吠勒国人〕乘象入海底取宝,宿于鲛人之舍,得泪珠,则鲛所泣之珠也,亦曰泣珠。”晋张华博物志》卷九:“南海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织绩,其眼能泣珠。从水出,寓人家,积日卖绡。将去,从主人索一器,泣而成珠满盘,以与主人。”后以“鲛人泣珠”指传说中的鲛人流泪成珠。《镜花缘》二十回:“此地既无城郭,这些桑人都以桑林为居,以桑为食,又能吐丝,倒像鲛人泣珠光景。”


【典源】 《文选·左思〈吴都赋〉》:“泉室潜织而卷绡,渊客慷慨而泣珠。”晋·刘逵注:“鲛人,水底居也。俗传鲛人从水中出,曾寄寓人家,积日卖绡。……鲛人临去,从主人索器,泣而出珠满盘,以与主人。”《太平御览》卷八○三引晋·张华《博物志》曰:“鲛人从水出,寓人家,积日卖绢。将去,从主人索一器,泣而成珠满盘,以与主人。”

【今译】 传说南海水底居住有鲛人,善于织绡,哭泣时眼中流泪成珍珠。鲛人出水寄居人家,每日卖绡,临行时哭出一盘珍珠送给主人。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精美的纺织品,也指手帕; 亦以“珠泪”等形容女子的眼泪; 或咏海中奇事。

【典形】 冰绡清泪、波泪、蛟女绢、鲛工、鲛泪、鲛帘、鲛人、鲛人泣珠、鲛人泪、鲛人雨泣、鲛丝、鲛绡、鲛珠、泪绡、泪作珠、泣珠报恩、泣珠人、泉客珠、织绡、珠进泪、珠泪、鲛室泻琼瑰、鲛盘千点、鲛人织绡、绡夺烟雾、海上得绡、洒泪成珠、泪有鲛人、玉盘迸泪、鲛宫物、鲛人珠、珠有泪。

【示例】

〔冰绡清泪〕 宋·周密《珍珠帘·琉璃帘》:“难比。是鲛人织就,冰绡清泪。”

〔波泪〕 宋·莫仑《摸鱼儿》:“最怜西子,尚簿薄云情,盈盈波泪,点点旧眉妩。”

〔蛟女绢〕 唐·元稹《和乐天送客游岭南》:“贡兼蛟女绢,俗重语儿巾。”

〔鲛工〕唐·皮日休《奉酬鲁望见笑鱼笺之什》:“轻如隐起腻如饴,除却鲛工解制稀。”

〔鲛泪〕 明·高启《钱舜举画美人摘阮图歌》:“滴尽冰盘老鲛泪,阿咸帐底醉初醒。”

〔鲛帘〕 宋·钱惟演《清风》:“鲛帘移乱影,瑶瑟泛余哀。”

〔鲛人泣珠〕 清·李来泰《中山贡使入朝纪事》:“已闻圣主方焚玉,何用鲛人更泣珠。”

〔鲛人泪〕 宋·杨亿《此夕》:“鲛人泪有千珠进,楚客愁添万斛多。”

〔鲛人雨泣〕 清·钱谦益《丁亥夏为清河公题》:“钓竿莫拂珊瑚树,珍重鲛人雨泣时。”

〔鲛丝〕 唐·李商隐《玄微先生》:“龙竹裁轻策,鲛丝熨下裳。”

〔鲛绡〕 唐·李商隐《送从翁从东川弘农尚书幕》:“蛮僮骑象舞,江市卖鲛绡。”宋·陆游《钗头凤》:“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

〔鲛珠〕 宋·刘辰翁《宝鼎现·丁酉元夕》:“又说向灯前拥髻,暗滴鲛珠坠。”

〔泪绡〕 唐·顾况《送从兄使新罗》:“帝女飞衔石,鲛人卖泪绡。”

〔泪作珠〕 宋·梅尧臣《依韵和秋夜对月》:“虫催织妇机成素,露逼鲛人泪作珠。”

〔泣珠报恩〕 唐·李颀《鲛人歌》:“泣珠报恩君莫辞,今年相见明年期。”

〔泣珠人〕唐·王维《送李判官赴江东》:“遥知辨璧吏,恩到泣珠人。”

〔泉客珠〕 唐·杜甫《客从》:“客从南溟来,遗我泉客珠。”

〔珠迸泪〕 宋·宋祁《落花》:“沧海客归珠迸泪,章台人去骨遗香。”

〔珠泪〕 宋·姜夔《探春慢·过霅溪》:“长恨离多会少,重访问竹西,珠泪盈把。”


【词语鲛人泣珠】  成语:鲛人泣珠汉语词典:鲛人泣珠

猜你喜欢

  • 截肠战

    《北史.彭乐传》:“彭乐字兴,安定人也。骁勇善骑射,天平四年(天平为东魏孝静年号,四年为公元五三七年),从神武西讨(东魏大臣高欢,曾逼北魏孝武帝西奔长安,另立孝静帝,史称东魏,为大丞相,执政十六年。死

  • 阳台

    源见“巫山云雨”。指男女欢会之所。唐李白《寄远》诗之四:“相思不惜梦,日夜向阳台。”宋无名氏《卜算子.姓彭》词:“结裹风流倬底郎,直入阳台去。”【词语阳台】   汉语大词典:阳台

  • 续箕裘

    源见“克绍箕裘”。谓继承先辈之业。宋邓肃《送成彦尉邵武》诗:“一官聊续箕裘绝,登山莫厌芒鞋拙。”

  • 远志与小草

    《世说新语.排调》:“谢公(谢安)始有东山之志,后严命屡臻,势不获已,始就桓公(桓温)司马。于时,人有饷桓公药草,中有远志,公取以问谢:‘此药又名小草,何一物而有二称?’谢未即答,时郝隆在坐(晋郝隆字

  • 妻嫂笑苏秦

    指苏秦不得志时被家里妻嫂等人取笑。后以此典指出游不得志而归来,遭人耻笑;也有以“下机”反其意而用之。苏秦,字季子。战国时东周洛阳(今河南洛阳东)乘轩里人。曾东往齐国从师,向鬼谷先生(战国时纵横家,居住

  • 姜肱共被

    源见“姜肱被”。形容弟兄友爱。唐李瀚《蒙求》:“姜肱共被,孔融让果。”【典源】 《后汉书·姜肱列传》:“姜肱字伯淮,彭城广戚人也。家世名族。肱与二弟仲海、季江,俱以孝行著闻。其友爱天至,常共卧起。及各

  • 桃李蹊

    源见“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比喻吸引众人趋附的地方。唐杜甫《水宿遣兴奉呈群公》诗:“嶷嶷瑚琏器,阴阴桃李蹊。”【词语桃李蹊】   汉语大词典:桃李蹊

  • 填渤澥

    同“填海”。唐李贺《恼公》诗:“古时填渤澥,今日凿崆峒。”

  • 题柱相如

    源见“题桥柱”。泛指立志求取功名富贵的人。元马祖常《次韵王参议寄上京胡安常诸公》之一:“年年载笔陪京道,题柱相如又过桥。”

  • 君子劳心,小人劳力

    君子从事脑力劳动,小人从事体力劳动。 这是古代儒家轻视劳动和劳动人民的传统观念。语出《左传.襄公九年》:“知武子曰:‘君子劳心,小人劳力,先王之制也。’”《国语.鲁语下》:“君子劳心,小人劳力,先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