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止:语助词。景行:高尚的德行。 仰望高山,效法大德。 表示对德高望重者的敬仰。语出《诗.小雅.车辖》:“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四牡騑騑,六辔如琴。”《淮南子.说山训》:“撰良马者,非以逐狐狸,将以射麋鹿;砥利剑者,非以斩缟衣,将以断兕犀。故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胡朴安《包慎伯先生年谱序》:“韫玉之编先生年谱也,非仅寄其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之思,亦借此以自励焉尔。”也单引 ① 〔高山仰止〕。宋.赵昌言《大宋故推忠协谋佐理功臣赠侍中石公墓志铭》:“高山仰止,垂世之程空存;哲人其萎,终古之悲斯在。”


其他 仰望着高山,效法着大德。或向着高山仰望,沿着大路前进。表示对德高望重者的敬仰。语出《诗经·小雅·车辖》“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四牡騑騑,骄六辔如琴”。唐·王勃《倬彼我系》:“我瞻先达,三十方起,夫岂不怀,高山仰止。”指道德高尚,行为正大。《文选·曹丕〈与钟大理书〉》:“~,私所仰慕。”△褒义。用于描写对有德者的景仰。→高山仰止 高山景行


【词语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成语: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汉语词典: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猜你喜欢

  • 宓子弹琴

    源见“鸣琴化治”。称颂地方官善于治理政事。唐杜甫《七月一日题终明府水楼》诗之二:“宓子弹琴邑宰日,终军弃?英妙时。”

  • 泾渭浊清

    同“泾渭分明”。三国 魏曹植《赠丁仪王粲》诗:“山岑高无极,泾 渭扬浊清。”

  • 朝觐

    诸侯朝见天子,春见曰朝,秋见曰觐。《周礼.春官.大宗伯》:“春见曰朝,夏见曰宗,秋见曰觐,冬见曰遇。”《孟子.万章上》:“天下诸侯朝觐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亦作“朝请”。《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太

  • 千里井

    三国 魏曹植《代刘勋妻王氏见出为诗》:“人言去妇薄,去妇情更重。千里不唾井,况乃昔所奉。”丁晏注:“乃为常饮此井,虽舍而去之千里,知不复饮矣,然犹以尝饮乎此而不忍唾也。”后因以比喻念旧不忘。唐杜甫《风

  • 陆机兄弟

    源见“二陆”。美称两文士兄弟。唐李益《中桥北送穆质兄弟应制》诗:“洛水桥边雁影疏,陆机兄弟驻行车。”

  • 不测之渊

    《战国策.魏策》:“今人有谓臣曰,入不测之渊必出,不出,请以一鼠首为女殉者,臣必不为也。”不测之渊,谓深不可测,常用以比喻危险之地。汉.刘向《说苑.正谏》:“上悬之无极之高,下垂之不测之渊。”偏正 渊

  • 短弧

    同“短狐”。《汉书.五行志下之上》:“蜮犹惑也,在水旁能射人,射人有处,甚者至死,南方谓之短弧。”颜师古注:“即射工也,亦呼水弩。”汉王充《论衡.言毒》:“南道名毒曰短弧。”【词语短弧】   汉语大词

  • 灵胥怒抉

    源见“伍胥抉目”。指忠臣被谗殉身。元谢应芳《过吴江三高祠》诗:“灵胥怒抉海潮起,殷若雷鸣过雪滩。”

  • 跨琴鲤

    源见“琴高乘鲤”。指仙游。宋侯寘《念奴娇.和王圣俞》词:“浮丘何在,与君共跨琴鲤。”

  • 华亭归梦

    源见“华亭鹤唳”。喻指思乡之梦。宋刘筠《鹤》诗:“碧树阴浓釦砌平,华亭归梦晓频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