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书.世祖纪》:“每鸡人伺漏,传更签于殿中,乃敕送者必投签于阶石之上,令枪然有声,云‘吾虽眠,亦令惊觉也’。”后因以“投签”谓帝王勤于政事。宋王禹偁《园陵犬赋》:“见观书于乙夜,听求衣于未曙;既无吠
源见“乘槎”。本指传说中八月里按期通往天河的船筏,借指如期往来的船只。唐杜甫《秋兴》诗之二:“听猿实下三声泪,奉使虚随八月槎。”【词语八月槎】 汉语大词典:八月槎
明.柯丹邱《荆钗记.会讲》:“世上万般皆下品,思量惟有读书高。”古人极端重视读书,认为只此一条路才是进取之途,才是高尚的行径;同时对于其他的行道都持轻视的态度。后用为重视读书求学问之语。明.范受益《寻
同“临池学书”。唐高骈《寄鄠杜李遂良处士》诗:“池边写字师前辈,座右题铭律后生。”
同“弃?生”。唐窦群《经潼关赠宇文十》诗:“方同白衣见,不是弃?人。”
同“下泽车”。宋韩维《次韵和君实寄景仁》:“每诵少游语,顾惭下泽辕。”
同“分虎竹”。前蜀韦庄《和郑拾遗秋日感事一百韵》:“功高分虎节,位下耻龙骧。”【词语分虎节】 汉语大词典:分虎节
同“挂冠”。宋陆游《丁未除夕前二日休假感怀》诗:“挂冠神武莫踌躇,家具何妨载鹿车。”【词语挂冠神武】 成语:挂冠神武汉语大词典:挂冠神武
意谓祸福的到来,本非命中注定。《左传.襄公二十三年》:“祸福无门,唯人所召。”主谓 祸与福无定规。《左传·襄公二十三年》:“~,唯人所召。”△多用于指祸福的到来无定数。→祸福无常【词语祸福无门】 成
源见“四知金”。谓严拒贿赂。明 吾丘瑞《运甓记.嗔鲊封还》:“指望他畏四知,来三异,饮投钱,骑留犊,彻底澄清。”【词语畏四知】 汉语大词典:畏四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