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驷马难追

驷马难追

驷:古代一车驾四马,因以称四马所驾之车。形容速度快,驷马亦无法追赶。比喻既成事实不可挽回。出自五代后晋出帝石重贵之事迹。石重贵,石敬瑭之从子,沙陀人。天福七年(942年)即帝位。开运三年(946年),后晋被契丹所灭,石重贵被封为郑王。国破时,石重贵曾让学士范质代自己和皇太后各草降表一封。在皇太后的降表中说道:“皇帝阿翁(指契丹皇帝)曾在危难之中挽救了石氏一族,并帮助建立了晋朝,但晋的子弟却不能继续保持友好的关系,反而辜负了皇帝阿翁的恩义,不断出兵攻伐,以至形成了驷马难追的局面,这实在是罪由自取。

【出典】:

新五代史》卷17《晋家人传第五·高祖皇后李氏传》177页:“妾伏念先皇帝顷在并、汾,适逢屯难,危同累卵,急若倒悬,智勇俱穷,朝夕不保。皇帝阿翁发自冀北,亲抵河东,跋履山川,逾越险阻。立平臣孽(niè聂),遂定中原,救石氏之覆亡,立晋朝之社稷(jì寂)。不幸先帝厌代,嗣子承桃(tiāo挑),不能继好息民,而反亏恩辜义。兵戈屡动,驷马难追,戚实自贻(yí宜),咎(jiù救)将谁执!”

【例句】:

宋·欧阳修《笔说·驷不及舌说》:“俗云:一言出口,驷马难追。《论语》所谓‘驷不及舌’也。” 明·徐《杀狗记·谏兄触怒》:“今日一语较交,他时驷马难追。”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5:“自古道,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他既有言在前,如今怪不得我了。” 巴金《秋》四:“你记住:‘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不要反悔啊!”


主谓 比喻说过的话不能收回,既成的事实不能挽回。《新五代史·晋书·高祖皇后李氏传》:“不幸先帝厌代,嗣子承祧,不能继好息民,而反亏恩负义、兵戈屡动,~,戚实自贻。”明·徐��《杀狗记·谏兄触怒》:“今日一语轻交,他时~。”△多用于描述遵守承诺方面。 →驷不及舌 ↔信口开河。也作“驷马不追”、“驷马莫追”。


【词语驷马难追】  成语:驷马难追汉语词典:驷马难追

猜你喜欢

  • 折柱倾天

    源见“共工触柱”。比喻国家覆亡。北周庾信《和张侍中述怀》:“奔河绝地维,折柱倾天角。”

  • 树阙之梦

    源见“梦梓”。为新朝创立的吉兆。南朝 梁陆倕《石阙铭》:“《戴记》显游观之言,《周史》书树阙之梦。”偏正 受命于天的吉梦。语本《太平御览》卷397引《周书》:“文王去商在程,正月既生魄,太姒梦见商之庭

  • 寡妇忧纬

    源见“嫠不恤纬”。谓关心本分事。宋杨亿《受诏修书述怀感事三十韵》:“寡妇宜忧纬,三公亦灌蔬。”

  • 掷地

    同“掷地金声”。唐羊士谔《都城从事萧员外寄海梨花诗尽绮丽至惠然远及》诗:“掷地好词凌彩笔,浣花春水腻鱼笺。”【词语掷地】   汉语大词典:掷地

  • 附凤攀龙

    同“攀龙附凤”。《周书.赵贵独孤信等传论》:“〔侯莫陈崇〕以宏材远略,附凤攀龙,绩著元勋,位居上衮。”见“攀龙附凤”。清·洪楝园《警黄钟·宫叹》:“可怜你,附膻逐臭也自此,~。”【词语附凤攀龙】  成

  • 卷甲衔枚

    源见“卷甲倍道”。谓轻装疾进,保持肃静,以利奇袭。《北史.隋纪下》:“其外轻赍游阙,随机赴响,卷甲衔枚,出其不意。”并列 为有利奇袭而轻装肃静疾行军。《北史·隋纪下·炀帝》:“其外轻赍游阙,随机赴响,

  • 釜中生尘

    源见“甑尘釜鱼”。指断炊。明王世贞《艺苑卮言》卷八:“颜渊箪食瓢饮……范史云釜中生尘。”偏正 釜中生鱼。明·王世贞《艺苑卮言》卷8:“颜渊箪食瓢饮……范史云~。”△多用于生活方面。→釜中生鱼 釜鱼甑尘

  • 黄蒿

    黄蒿,草名。《汉书·五行志》载:汉成帝建始四年(前29年)九月,长安城南有一些老鼠衔着黄蒿草到墓地的柏树、榆树上筑巢,朝臣认为这是将要闹水灾的预兆。后以“黄蒿”为典,喻指坟墓,或烘托悲凉的气氛。【出典

  • 陶写中年

    源见“东山丝竹”。谓以音乐怡悦中年以后的性情,消愁解闷。宋范成大《临江仙》词:“陶写中年须个里,留连月扇云衣。”

  • 销忧

    《文选》卷十一,三国魏.王仲宣(粲)《登楼赋》:“登兹楼以四望兮,聊暇日以销忧。”“平原远而极目兮,蔽荆山之高岑。”王粲字仲宣,于汉末动乱中南依荆州刘表。他在《登楼赋》中有“聊暇日以销忧”语,以抒忧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