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锦囊佳句”。清蒲松龄《重阳王次公从高少宰唐太史游北山归夜中见访得读两先生佳制》诗之一:“未分胜友名山座,犹得奚囊妙句看。”
同“骑白鹿”。明何景明《三清山人歌》:“骑鹿时见南斗君,闻笙夜候缑山鹤。”【词语骑鹿】 汉语大词典:骑鹿
形容感受深刻,永生难忘。《颜氏家训.序致》:“追思平昔之指,铭肌镂骨,非徒古书之诚,经目过耳。”亦作“铭心镂骨”。唐代柳宗元《谢除柳州刺史表》:“铭心镂骨,无报上天。”见“铭心刻骨”。北齐·颜之推《颜
源见“不共戴天”。谓为父母报仇情殷志切。唐柳宗元《驳复仇议》:“而元庆能以戴天为大耻,枕戈为得礼。”同“枕戈待旦”。北周庾信《拟连珠》:“盖闻天方荐瘥,丧乱弘多,空思说剑,徒闻枕戈。”【词语枕戈】
源见“魏舒襆被”。指去职。唐宋之问《桂阳三日述怀》诗:“载笔儒林多岁月,襆被文昌事吴越。”宋苏轼《次韵林子中春日新堤书事》诗:“东都寄食似浮云,襆被真成一宿宾。”【词语襆被】 汉语大词典:襆被
同“伍胥潮”。唐元稹《相忆泪》诗:“会向伍员潮上见,气充顽石报心仇。”
同“举火取笑”。晋潘岳《西征赋》:“举伪烽以沮众,淫嬖褒以纵慝。”
明.马中锡《中山狼传》中记载了这样一个寓言故事:战国时,赵简子在中山国行猎,追逐一狼。狼逃窜至东郭先生面前,哀求保护。东郭先生将其装于书袋之中,使其脱险。但危机方过,狼即露出凶残本性,反欲啖其救命恩人
源见“掷地金声”。指绝妙的诗文。五代王仁裕《示诸门生》诗:“掷金换得天边桂,凿壁偷将榜上名。”【词语掷金】 汉语大词典:掷金
同“拔赵帜易汉帜”。清林寿图《谭军门以饥军三营至凤翔与犒一餐是夜报夺上关寄呈刘中丞》诗:“拔帜树帜燃列炬,中丞盼断关山尘。”见“拔帜易帜”。清·林寿图《谭军门以饥军三营至凤翔与犒一餐是夜报夺上关寄呈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