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青钱万选

青钱万选

比喻文词出众。亦作“万选青钱”。出自唐张鷟(zhuó浊)之事迹。张鷟,唐高宗到唐玄宗时人,字文成,号浮休子。深州陆泽(今河北深县北)人。调露初(679年)登进士第。历任岐王府参军、长安尉、鸿胪丞、御史等,以词章著名于世。员半千曾说:“鷟之文辞,好像是青铜钱,万选万中。”时号其“青钱学士”。后人遂以“青钱万选”来比喻文词出众。然张鷟褊性躁,为人放荡不羁。开元初被贬至岭南,后死于司门员外郎任上。唐代张鷟文章就已广泛传播到新罗、日本等国。其传世作品有笔记《朝野佥载》、判牍《龙筋凤髓判》及传奇小说《游仙窟》等。

【出典】:

新唐书》卷161《张荐传》4979页:“员外郎员半千数为公卿称‘鷟文辞犹青铜钱,万选万中’,时号鷟‘青钱学士’。”

【例句】:

宋·晏殊《示张寺丞王校勘》:“游梁赋客多风味,莫惜青钱万选才。” 宋·黄庭坚《次韵文潜立春日三绝句》之二:“谁怜旧日青钱选,不立春风玉笋班。”宋·刘子翚《有怀》之六:“青钱学士妙文章,便合含毫侍帝旁。”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7:“青钱万选好声名,一见人人起敬。” 明末清初·佚名《平山冷燕》:“二人到了三场,场中做的文字,犹如万选青钱,无人不赏。” 清·佚名《麟儿报》:“还有一说,天下事若尽虚而无实,则钱兄万选之青钱,将来经一选乎?”


主谓 万选,万选万中。旧时用来称屡试屡中的文章。也用以比喻文才出众。语本《旧唐书·张荐传》:张荐祖父张鷟,聪明博学,每试皆中,人称“张子之文如青钱,万简万中,未闻退时”。时人称张鷟为“青钱学士”。[例]他~,很有才华。△褒义。→才高八斗。也作“万选青钱”。


【典源】《新唐书·张荐传》:“张荐字

孝举,深州陆泽人。祖鷟(zhuo),字文成,早惠绝伦。……登进士第。考功

员外郎骞味道见所对,称天下无双。……员外郎员 (yun) 半千数为卿称,鷟文辞犹青铜钱,万选万中’,时号鷟‘青钱学士’。”

【今译】 唐代张鷟,字文成,聪颖早慧,才学超群,后考中进士。考功员外郎骞味道赞扬他举世无双。员外郎员半千也屡次在公卿面前褒奖张鷟,说他文辞精美,犹如青铜钱,篇篇文章都很出色,万选万中。时人称张为“青钱学士”。

【释义】 后以此典称誉人诗文精妙,才华出众。

【典形】 青钱万选、青钱选、青钱学士、文字直青钱。

【示例】

〔青钱万选〕 宋·晏殊《示张寺丞王校勘》:“游梁赋客多风味,莫惜青钱万选才。”

〔青钱选〕 宋·黄庭坚《次韵文潜立春日三绝句》之二:“谁怜旧日青钱选,不立春风玉笋班。”

〔青钱学士〕 宋·刘子翚《有怀》之六:“青钱学士妙文章,便合含毫侍帝旁。”

〔文字直青钱〕 宋·黄庭坚《送徐隐父》:“半世功名初墨绶,同兄文字直青钱。”


【词语青钱万选】  成语:青钱万选汉语词典:青钱万选

猜你喜欢

  • 口尚乳臭

    《汉书.高帝纪上》:“汉王如荥阳,谓郦食其曰:‘缓颊往说魏王豹,能下之,以魏地万户封生(生,犹言先生,指魏王豹)。’食其往,豹不听。汉王以韩信为左丞相,与曹参、灌婴俱击魏。食其还,汉王问:‘魏大将谁也

  • 博西凉

    同“博凉州”。宋刘克庄《汉宫春.吴侍郎生日》词:“此老先生,尚不留东阁,肯博西凉?”

  • 鹤怨猿啼

    同“鹤怨猿惊”。宋邹浩《次韵王贤良赠阳先生》诗:“修涂几阅岁终穷,鹤怨猿啼蕙帐空。杖屦何当归旧隐,静看五柳扬春风。”【词语鹤怨猿啼】  成语:鹤怨猿啼

  • 维鹈濡翼

    同“维鹈”。宋苏辙《谢赐对衣金带鞍马状》之三:“才下位高,畏维鹈濡翼之诮;任重道远,怀老骥伏枥之心。”按,此用为谦辞。

  • 合剑龙津

    源见“丰城剑气”。喻英才蛰伏待时。清 黄鷟来《正阳署中冬日杂感》诗:“藏名羊市怀良贾,合剑龙津见夙心。”

  • 上谷兵

    《汉书.卫青传》:“拜为车骑将军,击匈奴,出上谷。”上谷,郡名,在燕地,秦汉时为边防要塞。后因以“上谷兵”指边防劲旅之师。唐.虞世南《从军行二首》其一:“冀马楼兰将,燕犀上谷兵。”

  • 宋玉东墙

    源见“东墙窥宋”。借指貌美而多情的女子。明王骥德《男王后》二折:“谢圣主恩波浩荡,却将个宋玉东墙,错猜做神女高唐。”偏正 喻指美丽而多情的女子。战国楚·宋玉《登徒子好色赋》称,宋玉东邻有一女,姣美无比

  • 石家

    同“石崇家”。唐庄南杰《伤歌行》:“车驰马走咸阳道,石家旧宅空荒草。”

  • 折床

    《景德传灯录.湖南东寺如会禅师》:“〔如会〕初谒径山,后参大寂,学徒既众,僧堂内床榻为之陷折。时称折床会也。”后以“折床”形容与会僧众之多。宋余靖《广州南海县罗汉院记》:“四方之来,折床而勿拒。”【词

  • 三魂七魄

    道家谓人有三魂:胎光、爽灵、幽精。七魄:尸狗、伏矢、雀阴、吞贼、非毒,除秽、臭肺。晋代葛洪《抱朴子.地真》:“师言欲长生,勤服大药。欲得通神,当金水分形,形分则自见其身中之三魂七魄。”明代施耐庵《水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