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集矢之的

集矢之的

源见“集矢”。比喻众人所指摘的对象。李大钊《国情》:“自《临时约法》为集矢之的,而世之谈国情者众。”


偏正 被许多箭射中的靶子。比喻被众人集中指责的对象。语本《左传·襄公二年》:“郑成公疾,子驷请息肩于晋。公曰:‘楚君以郑故,亲集矢于其目。’”李大钊《国情》:“自《临时约法》为~,而世之谈国情者众。”※的,不读作de。△贬义。用于写受众人攻击的目标。→众矢之的


【词语集矢之的】  成语:集矢之的汉语词典:集矢之的

猜你喜欢

  • 负米安亲

    同“负米”。唐罗隐《送魏校书兼呈曹使君》诗:“雠书发迹官虽屈,负米安亲路不赊。”

  • 及笄

    《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郑玄注:“谓应年许嫁者。女子许嫁,笄而字之。其未许嫁,二十则笄。”笄,发簪。后因称女子十五为“及笄”。《旧唐书.女学士尚宫宋氏传》:“〔庭芬〕生五女,皆聪惠…

  • 舜乐

    同“舜弦”。唐杜审言《望春亭侍游应诏》诗:“尧樽随步辇,舜乐绕行麾。”

  • 南风解愠

    《文选》卷十八《琴赋》唐.李善注引《尸子》:“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是舜歌也。”《孔子家语.辩乐》:“舜作《五弦琴歌》曰:‘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

  • 越裳雉

    《后汉书.南蛮传》:“交阯之南有越裳国。周公居摄六年,制礼作乐,天下和平,越裳以三象重译而献白雉,曰:‘道路悠远,山川岨深,音使不通,故重译而朝。’”周朝时,南方有越裳国,曾向周贡献白雉。后遂用为异族

  • 恋三宿

    源见“三宿恋”。指对世俗的爱恋。清袁枚《腊月十四日别苏州还山作》诗:“不是伊桑恋三宿,只愁丁鹤别千年。”【词语恋三宿】   汉语大词典:恋三宿

  • 燕昭买骏

    同“燕昭市骏”。唐 韩淙《咏马》:“难逢王济知音癖,欲就燕昭买骏名。”

  • 萧敷艾荣

    《世说新语.言语》:“毛伯成(玄)既负其才气,常称:‘宁为兰摧玉折,不作萧敷艾荣。’”“萧敷艾荣”比喻委曲求全而飞黄腾达。宋.陆游《剑南诗稿》卷六十二《乙丑重五》其二:“危冠更在门楣上,但觉萧敷与艾荣

  • 脑满肠肥

    大腹便便,肥头鼓鼓的形象。形容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庸人。也形容盆满钵满,有钱的庸人。清.纳兰性德《念奴娇.宿汉八村》词:“便是脑满肠肥,尚难消受此荒烟落照。”亦作“肠肥脑满”。《北齐书.琅邪王俨传》:

  • 使臂使指

    比喻指挥如意。《汉书.贾谊传》:“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请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今海内之势,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莫不制从。诸侯之君不敢有异心,辐凑并进而归命天子。”并列 身体支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