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陆通歌凤

陆通歌凤

源见“接舆歌凤”。指隐者劝戒贤士避世隐居。唐元稹《放言》诗之四:“宁戚饭牛图底事?陆通歌凤也无端。”


【典源】《论语·微子》:“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 (避) 之,不得与之言。”《庄子·人间世》:“孔子适楚,楚狂接舆游其门曰:‘凤兮凤兮,何如德之衰也! 来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天下有道,圣人成焉; 天下无道,圣人生焉。方今之时,仅免刑焉。福轻乎羽,莫之知载; 祸重乎地,莫之知避。已乎已乎,临人以德。殆乎殆乎,画地而趋。迷阳迷阳,无伤吾行! 却曲却曲,无伤吾足!’”晋·皇甫谧《高士传》:“陆通字接舆,楚人也。好养性,躬耕以为食。楚昭王时,通见楚政无常,乃佯狂不仕,故时人谓之楚狂。孔子适楚,楚狂接舆游其门曰: ……。”《史记·孔子世家》亦载,与《论语》同。

【今译】 陆通字接舆,是春秋时楚国隐士。爱好修身养性,种田为生。楚昭王时,陆通见楚国政事动乱无常,佯装发狂而不做官,当时人称他楚狂。孔子来到楚国,陆通经过他的门前歌唱道:“凤啊凤啊,德行为何如此之衰! 来世不可期待,往世无法追回。天下有道,圣人可以成就事业; 天下无道,圣人只好保全自己。当今之世,能免除刑害就不错。福比羽毛还要轻,却不知道取得; 祸比土地还要重,却不知道回避。算了吧,对人炫耀自己的德行。危险啊,留下自己的形迹。荆棘啊,不要挡住我的路! 绕个弯走,不会刺伤我的足!”孔子停住,想与他谈话,陆通却匆匆走开,孔子没法与他交谈。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洁身避世或傲世疾俗; 或以“楚狂”等指狂放不羁、藐视世俗的人。

【典形】 楚狂、楚人凤、凤歌、凤衰、凤兮、歌凤、歌衰凤、接舆狂、接舆贤、狂歌、狂接舆、陆通歌凤、迷阳、衰凤、衰凤鸟、笑孔丘、衰兮凤、字凤欲歌狂、行歌叹凤德、楚狂子、接舆醉、楚接舆歌、歌凤衰、楚狂行歌、凤兮歌、歌楚狂。

【示例】

〔楚狂〕 宋·张元干《次韵送友人过山阴郡》:“涛江君去访秦望,丘壑我归为楚狂。”

〔楚人凤〕 宋·陆游《识喜》:“傲世曾歌楚人凤,著书久绝鲁郊麟。”

〔凤歌〕 唐·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凤衰〕 宋·梅尧臣《次韵答黄介夫》:“彼勿叹凤衰,此正歌鸿冥。”

〔凤兮〕 清·丘逢甲《放歌次实甫将别岭南韵》:“麟乎麟乎逢鲁圉,凤兮凤兮趋楚狂。”

〔歌凤〕 唐·李商隐《赠送前刘五经映》:“泣麟犹委吏,歌凤更佯狂。”

〔歌衰凤〕 清·毛师柱《追感杜茶村先生》:“狂来自合歌衰凤,绝处犹堪纪获麟。”

〔接舆狂〕 宋·苏轼《和刘道原咏史》:“仲尼忧世接舆狂,臧榖虽殊竟两广。”

〔接舆贤〕 南朝梁·江淹《诣建平王上书》:“夫以鲁连之智,辞禄而不反;接舆之贤,行歌而忘归。”

〔狂歌〕 唐·孟郊《答卢仝》:“狂歌不及狂,歌声缘凤凰。”

〔狂接舆〕 宋·陆游《次韵黄宫教见赠》:“敢学狂接舆,歌凤笑泣麟。”

〔陆通歌凤〕 唐·元稹《放言》 之四:“宁戚饭牛图底事,陆通歌凤也无端。”

〔迷阳〕 清·钱谦益《崇祯十一年九月十五日谒孔林》:“缧絏吾穷矣,迷阳遂已而。”

〔衰凤〕 明 · 宗臣 《雨夜沈二丈至》:“寒蝉吴客赋,衰凤楚人歌。”

〔衰凤鸟〕 明·袁宏道《万二酉老师有垂老之疾》:“楚客由来衰凤鸟,汉郊何日狩麒麟。”

〔笑孔丘〕 唐·王维《与胡居士皆病寄此诗》:“植福祠迦叶,求仁笑孔丘。”


【词语陆通歌凤】  成语:陆通歌凤汉语词典:陆通歌凤

猜你喜欢

  • 扫榻

    源见“陈蕃榻”。表示对宾客热忱欢迎。宋陆游《寄题徐载叔秀才东庄》诗:“南台中丞扫榻见,北门学士倒屣迎。”《西湖佳话.西泠韵迹》:“妾既邀鲍先生,本当扫榻,亲荐枕席,又恐怕流入狎邪之私。”【词语扫榻】 

  • 痀偻丈人

    见“累丸”条。

  • 客窗炊黍

    源见“黄粱梦”。谓仙人点化。明高启《送吕志学秀才入道》诗:“客窗炊黍回新梦,仙圃偷桃记昔缘。”

  • 郑履

    ①尚书履【词语郑履】   汉语大词典:郑履

  • 退思补过

    见〔进思尽忠,退思补过〕。连动 过,过失。原指大臣事后要考虑弥补君主的过失。后指事后要考虑弥补事情的不足或过失。语出《孝经·感应章》:“君子之事上也,进思尽忠,~,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

  • 磷淄

    同“磷缁”。梁启超《论私德》:“即有一二达识热诚之士,苟欲攘臂为生民请命,则时或不得不用诡秘之道,时或不得不为偏激之行。夫其人而果至诚也,犹可以不因此而磷淄也。”【词语磷淄】   汉语大词典:磷淄

  • 捕影

    同“捕风捉影”。南朝 梁何逊《七召.神仙》:“捕影之言莫测,击风之论难尽。”【词语捕影】   汉语大词典:捕影

  • 二竖之顽

    见“二竖为虐”。清·陈宏绪《与杨维节书》:“而贱恙犹未见有霍然之势,甚矣~也。”

  • 三相张家

    《新唐书.张嘉贞传.张弘靖》:“先第在东都思顺里,盛丽甲当时,历五世无所增葺(qì修补房屋),时号‘三相张家’云。”唐玄宗时用张嘉贞为相,德宗时用张延赏为相,宪宗时用张弘靖为相。三人都是张姓又都任职宰

  • 临岐叹

    同“临岐泣”。清顾炎武《赠同繫阎君明铎先出》诗:“春风吹卉木,大海放禽鱼。莫作临岐叹,行藏总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