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知无不言。《魏书.李冲传》:“冲竭忠奉上,知无不尽,出入忧勤,形于颜色。”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鹿鼎记》:“小兄弟年纪小,若有什么事不明白,大家是自己兄弟,自然是开诚布公,~。”【词语知无不尽
《宋史.隐逸传上.种放》:“独放与母俱隐终南豹林谷之东明峰,以讲习为业,从学者众,……即日授左司谏、直昭文馆……四年正月,复来朝,拜工部侍郎……放遂表徙居嵩山天封观则。然犹往来终南按视田亩。”种放,北
宋.苏轼《东坡题跋.书摩诘〈蓝田烟雨图〉》:“味摩诘(王维)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形容诗歌形象描情写景,意境幽美,使读者如置身于画图之中。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九十回:“道姑道:‘斗
同“蛮触交争”。清尤侗《满庭芳.偶语》词:“瓮里醯鸡,裈中虮虱,人生大抵皆然。蛮争触斗,割据几山川!”并列 蛮、触:指昆虫的触角。为了触角一样的小事去争斗。语本《庄子·则阳》:“有国于蜗之左角者,曰触
源见“目无馀子”。形容狂妄自大。《镜花缘》五二回:“但他恃着自己的学问,目空一切,每每把人不放眼里。”主谓 什么都不放在眼里,形容自高自大,自以为是。朱苏进、胡建新《康熙帝国》:“罪臣在为学时,~,自
见“春露秋霜”。
五代.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四:“唐进士宇文翃,虽士族子,无文藻,酷爱上科。有女及笄,真国色也。……时窦璠年逾耳顺(注:指六十岁。《论语.为政》:“六十而耳顺。”),方谋继室,其兄谏议叵有气焰,能为人致
《吕氏春秋》卷十一《忠廉》:“吴王欲杀王子庆忌而莫之能杀,吴王患之。要离曰:‘臣能之。’吴王曰:‘汝恶能乎?吾尝以六马逐之江上矣,而不能及;射之矢左右满把,而不能中。今汝拔剑则不能举臂,上车则不能登轼
同“边韶寝”。清黄景仁《留别正阳书院诸生》诗:“懒惊边睡足,饮诧邴肠宽。”
源见“倚马才”。形容文思敏捷。元耶律楚材《寄巨川宣抚》诗:“马前草诏珠玑润,纸上挥毫风雨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