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荣公三乐”。喻指清贫自乐的隐士。宋苏轼《和陶九日闲居》:“长歌振履商,起舞带索荣。”
同“桃花潭水”。柳亚子《赠澄之两截句》:“更忆嘉陵江上别,桃潭春水系人思。”
源见“丝萝”。指婚约。清钱泳《履园丛话.以诗存人》:“空负丝萝约,兰闺泪满襟。”
源见“得鱼忘荃”。喻达到目的。唐李白《送族弟凝之滁求婚》诗:“与尔情不浅,忘筌已得鱼。”【词语得鱼】 汉语大词典:得鱼
南朝梁王泰的故事。王泰字仲通,琅邪临沂(今山东东南部)人。官至吏部尚书、散骑常侍、左骁骑将军。王泰自幼敏悟,几岁时,祖母把侄孙们招集到一块儿,把一些枣和栗子散放在床上,别的孩子都争先恐后地拾取,唯独王
唐.范摅《云溪友议》卷一载:秀才崔郊爱慕一女子,赠诗曰:“公子王孙逐后尘,绿珠垂泪滴罗襟。侯门一入深如海,从此萧郎是路人。”后以“侯门如海”形容权豪之家,宅第深邃,与世隔绝。唐.杜旬鹤《与友人对酒吟》
见到怪异事物,不大惊小怪,怪异也就自然败坏(不能兴妖作祟)。语出宋.洪迈《夷坚三志己.卷二.姜七家猪》:“畜生之言,何足为信!我已数月来知之矣。见怪不怪,其怪自坏。”明.罗贯中《平妖传》三回:“此必山
《孟子.尽心下》:“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武成》是《尚书》中《周书》的篇名。《尚书》又称《书经》或《书》。《尚书》相传为记载虞、夏、商、周四代典章文献的汇编,其中《秦誓》至《秦
《诗经.郑风.女曰鸡鸣》:“知子之来之,杂佩以赠之。知子之顺之,杂佩以问之。知子之好之,杂佩以报之。”杂佩,古人腰间佩带的珠玉。以上所引为《女曰鸡鸣》的末章,此是猎户的妻子为结丈夫的欢心,愿将杂佩赠送
任:职务,责任。 一个人担任两项职务,或担负两重责任。语出《汉书.王吉传》:“诸侯骨肉,莫亲大王,大王于属则子也,于位则臣也,一身而二任之责加焉。”唐.韩愈《圬者王承福传》:“又吾所谓劳力者,若立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