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邺侯三万轴

邺侯三万轴

同“邺侯书”。宋苏轼《张竞辰永康所居万卷堂》诗:“岂惟邺侯三万轴,家有世南行秘书。”


【典源】 唐·韩愈《送诸葛觉往随州读书》诗:“邺侯家多书、插架三万轴,一一悬牙签,新若手未触。为人强记览,过眼不再读。伟哉群圣文,磊落载其腹。”注曰:“李泌父承休,聚书二万余卷,诫子孙不许出门,有求读者,别院供馔。见《邺侯家传》。”

【今译】 唐代李泌封邺侯,其父李承休藏书二万余卷,告诫子孙不得出借,有人上门求读,则可在别院供给饭食。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人藏书丰富;也形容读书广博。

【典形】 等邺侯、架盈邺、四壁牙签、万卷牙签、牙签富、牙签三万轴、牙签万轴、邺侯架、邺侯书、邺架、邺侯三万轴、邺侯万签、连墙架书册、万卷书插架、插架万轴、牙签未触、书满架。

【示例】

〔等邺侯〕明·杨慎《七犯玲珑·珥江刘大昌》:“手泽世耕留,锦带驱梁统,牙签等邺侯。”

〔架盈邺〕 清·黄景仁《赠程厚孙时为厚孙作书》:“百城富拥桓,万轴架盈邺。”

〔四壁牙签〕 清·秋瑾《题潇湘馆集》:“四壁牙签详亥豕,一门诗友尽璠玙。”

〔万卷牙签〕 清·孔尚任 《桃花扇》:“堂名二酉,万卷牙签求售。”

〔牙签富〕 宋·苏轼《赠蔡茂先》:“邺侯久有牙签富,太史犹探禹穴新。”

〔牙签三万轴〕 宋·苏轼《送欧阳主簿赴官韦城》:“读遍牙签三万轴,却来小邑试牛刀。”

〔牙签万轴〕 清·唐孙华《薪禅改堂序皇时相过从》:“吾弟系出襄文后,牙签万轴穷钻研。”

〔邺侯架〕 清·郁植《悲歌》:“邺侯架上皆吾师,吾将终焉从吾好。”

〔邺侯书〕 宋·陈师道《谢傅监》:“平分太仓粟,尽读邺侯书。”

〔邺架〕 明·余怀《沁园春》:“东篱更葺茅斋,邺架上藏书万卷堆。”

〔邺侯三万轴〕 宋·苏轼《张竞辰永康所居万卷堂》:“岂惟邺侯三万轴,家有世南行秘书。”

〔邺侯万签〕 清·钱谦益《新安汪氏收藏目录歌》:“邺侯万签曾未触,桓玄一厨今不亡。”


猜你喜欢

  • 同归殊途

    源见“殊途同归”。谓途径不同而结果相同。三国 魏嵇康《琴赋》:“其余触类而长,所致非一;同归殊途,或文或质。”见“殊途同归”。三国魏·嵇康《琴赋》:“其余触类而长,所致非一;~,或文或质。”【词语同归

  • 潘江陆海

    见“陆海潘江”条。见“陆海潘江”。清·钱谦益《〈钱某之遗稿〉序》:“密纬肆力于辞赋,~,沾丐一时。”【词语潘江陆海】  成语:潘江陆海汉语大词典:潘江陆海

  • 星车

    同“星使”。清赵执信《赠李生》诗:“待我乘星车,请子理烟棹。”【词语星车】   汉语大词典:星车

  • 掌上明珠

    晋傅玄《短歌行》:“昔君视我,如掌中珠。何意一朝,弃我沟渠!”因以“掌上明珠”比喻极受疼爱的人。多指极受父母钟爱的儿女。宋辛弃疾《永遇乐.送陈光宗知县》词:“落魄东归,风流赢得,掌上明珠去。”偏正 比

  • 千金一饭

    同“千金答漂母”。清宋琬《漂母祠》诗:“千金一饭犹思报,肯负高皇吐哺恩?”

  • 经传拱汉皇

    晋.葛洪《神仙传》卷三《河上公》:“(河上)公结草为庵于河之滨。帝读《老子经》颇好之,敕诸王及大臣皆诵之,有所不解数事,时人莫能道之。闻时皆称河上公解《老子经》义旨,乃使赍所不决之事以问。公曰:‘道尊

  • 轻鸿毛

    《汉书.司马迁传》:司马迁《报任安书》:“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汉史学家司马迁曾以鸿毛之轻比喻微不足道。后遂用为极言其轻微不足道之典。唐.韩愈《贞女峡》:“漂船摆石万瓦

  • 绿叶成荫

    宋.计有功《唐诗记事》卷五十六“杜牧”:“牧佐宣城幕,游湖州,刺史崔君张水戏,使州人毕观令。牧间行,阅奇丽,得垂髫者十余岁。后十四年,牧刺湖州,其人已嫁生子矣。乃怅而为诗曰:‘自是寻春去校迟,不须惆怅

  • 庄叟喻牺牛

    《史记.老庄列传》:“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庄周笑谓楚使者曰:‘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子独不见郊祭之牺牛乎?养食之数岁,衣以文绣,以入大庙。当是之时,虽欲为孤豚,岂可得乎?子亟去

  • 曲突计

    同“曲突谋”。清王闿运《独行谣三十章赠示邓辅纶》诗:“乡使并全力,武宣扫无馀。置此曲突计,焦头赏曾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