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攀髯”。《旧唐书.哀帝纪》:“皇太后义深鸣凤,痛切攀龙,亦欲专奉灵舆,躬及园寝,兼尽追摧之道,用终克敬之仪。”【词语攀龙】 汉语大词典:攀龙
源见“贾生赋鵩”。指鵩鸟飞入贾谊舍事,喻指仕途失意或命运多舛。宋陆游《枕上》诗:“慵占贾谊鵩,空感祖生鸡。”【词语贾谊鵩】 汉语大词典:贾谊鵩
晋.常璩《华阳国志.南中志》:“有竹王者,兴于遁水。有一女子,浣于水滨,有三节大竹流入女子足间,推之不肯去。闻有儿声,取持归,破之,得一男儿,长养,有才武,遂雄夷濮。”“廪竹之婴”指包藏于大竹筒中的男
源见“蜉蝣羽”。指奢侈的服饰。明林志《漫士高先生墓铭》:“鸿仪冥冥,蝣羽楚楚。”【词语蝣羽】 汉语大词典:蝣羽
源见“沆瀣一气”。喻彼此十分投合。清冯桂芬《重设张忠敏公祠记》:“盖有瓣香之诚,沆 瀣之契。”
同“九原可作”。九京,即九原。清张问陶《昆山朱贞女诗》:“诸生诸生竟冲举,九京可作神应许。”
《史记.周本纪》:“武王渡河,中流,白鱼跃入王舟中,武王俯取以祭。既渡,有火自上复于下,至于王屋,流为乌,其色赤,其声魄云。”南朝.宋.裴骃《史记集解》:“郑玄曰:‘《书说》云乌有孝名。武王卒父大业,
绛灌:绛侯周勃与灌婴。二人皆汉初功臣。伍:同列,等辈。 原指韩信自恃功高,耻与周勃、灌婴同处一个行列。 后也泛指对自己的职位安排不满。语出《史记.淮阴侯列传》:“(韩)信山此日怨望,居常鞅鞅,羞与
《三国志.魏书.卫顗传》:“昔汉武信求神仙之道,谓当得云表之露以餐玉屑,故立仙掌以承高露。”汉武帝迷信神仙方术,于神明台上作承露盘,立铜仙舒掌以接甘露,以为和玉屑饮甘露可以延年益寿。见《汉书.郊祀志上
源见“潘岳悼亡”。特指丧妻。清方文《述哀》诗:“思亲兼悼亡,悲歌泪盈睫。”孙犁《秀露集.关于纪昀的通信》:“纪昀死去老伴,有悼亡之戚。”【词语悼亡】 汉语大词典:悼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