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子守梨
晋.陶潜《陶渊明集》卷三《责子》诗:“唯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通子垂九龄,但觅梨与栗。”
晋诗人陶潜曾在《责子》诗中指出幼子通不爱读书,只喜欢吃梨与栗。后遂用为咏幼子之典。
唐.李端《长安感事呈卢纶》诗:“梨教童子守,酒是远师供。”
晋.陶潜《陶渊明集》卷三《责子》诗:“唯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通子垂九龄,但觅梨与栗。”
晋诗人陶潜曾在《责子》诗中指出幼子通不爱读书,只喜欢吃梨与栗。后遂用为咏幼子之典。
唐.李端《长安感事呈卢纶》诗:“梨教童子守,酒是远师供。”
见〔鼠子敢尔〕。
同“禹惜寸阴”。清查慎行《初到家得陈六谦书》诗:“与子惜分阴,况乃递寒暑。”【词语惜分阴】 成语:惜分阴汉语大词典:惜分阴
宁肯万死,不求一生。 意谓抱定必死决心。语出汉.司马迁《报任安书》:“夫人臣出万死不顾一生之计,赴公家之难,斯已奇矣。”汉.刘向《新序.杂事》:“所使皆趋汤火、蹈白刃,出万死不顾一生之难。”唐.李白
参见:黄宪
《史记.李斯列传》:“(李斯)年少时,为郡小吏,见吏舍厕中鼠食不絜,近人犬,数惊恐之。斯入仓,观仓中鼠,食积粟,居大庑之下,不见人犬之忧。于是李斯乃叹曰:‘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乃从荀卿学
同“高唐梦”。《西湖二集.天台匠误招乐趣》:“专一与文人才子私通,把一座咸宜观竟改做了高唐云雨之观。”
源见“听冰”。谓处事慎重。唐舒元舆《履春冰》诗:“鸟照微生水,狐听或过人。”唐李商隐《赋得月照冰池》:“鹊惊俱欲绕,狐听始无疑。”
《文选》卷二十一,三国魏.应璩《百一诗》:“问我何功德,三入承明庐。”唐.李善注:“璩初为侍郎,又为常侍,又为侍中,故云‘三入’。陆机《洛阳记》曰:‘吾常怪谒帝承明庐,问张公,张公云:魏明帝在建始殿朝
《三国志.曹爽传》“好老 庄言,作《道德论》及诸文赋著述凡数十篇”裴松之注引晋皇甫谧《列女传》:“爽从弟文叔妻,谯郡 夏侯文宁之女,名令女。文叔早死……居止常依爽。及爽被诛,曹氏尽死。令女叔父上书与曹
唐孟郊《赠崔纯亮》诗:“食荠肠亦苦,强歌声无欢。出门即有碍,谁谓天地宽?”后以“出门有碍”称世路坎坷。宋 吕渭老《水调歌头.与小饮》词:“出门有碍,更堪寒暮雪飞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