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龙
《周易.乾卦》:“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王弼注云:“出潜离隐,故曰‘见龙’。”
易经这卦是说明隐士进而出仕,可为王公大人所重视,安保富贵。后遂用为隐士出仕得富贵之典。
晋.郭璞《游仙诗》:“漆园有傲吏,莱氏有逸妻。进则保龙见,退为触藩羝。”
《周易.乾卦》:“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王弼注云:“出潜离隐,故曰‘见龙’。”
易经这卦是说明隐士进而出仕,可为王公大人所重视,安保富贵。后遂用为隐士出仕得富贵之典。
晋.郭璞《游仙诗》:“漆园有傲吏,莱氏有逸妻。进则保龙见,退为触藩羝。”
《国语.楚语下》:“王孙圉聘于晋,定公飧之。赵简子鸣玉以相,问于王孙圉曰:‘楚之白珩犹在乎?’对曰:‘然。’简子曰:‘其为宝也,几何矣。’”三国吴.韦昭注:“珩,珮上之横者。”春秋时,楚国所产之白玉,
《文选.张协〈七命〉》:“乃有荆南乌程,豫北竹叶。”李善注:“盛弘之《荆州记》曰:渌水出豫章 康乐县(今江西省 万载县),其间乌程乡,有酒官取水为酒,酒极甘美。”一说乌程乡在今浙江省 湖州市,详《太平
《文选》卷十三东汉.祢正平(衡)《鹦鹉赋》:“尔乃归穷委命,离群丧侣,闭以雕笼,剪其翎羽。”东汉名士祢衡在《鹦鹉赋》中,以鹦鹉被剪去翅膀,关在笼中比喻处于困境。后遂用为陷入困境之典。唐.韩愈《调张籍》
《汉书.匡衡传》:“衡好学,家贫,庸作以供资用,尤精力过绝人。诸儒为之语曰:‘无说《诗》,匡鼎,(正、当)来;匡说《诗》,解人颐。’”匡衡好学,学识渊博,时人谓匡衡来,别的人就不必解释《诗经》了,后因
纲,网上的总绳。目,网上的眼子。全句原指提起网上的大绳,所有网眼都会张开。后泛指条理分明,或抓住主要环节,带动一切。商朝盘庚在位时期,迁都于殷。臣民都不安新居,盘庚便对他们加以训戒和开导。他指出,各级
源见“梁鸿赁庑”。指贤士居贫之处。黄人《〈小说林〉发刊词》:“藉令没其(王嫱、西施)倾吴宫、照汉殿之丰容,而强与孟庑齐称,娥台合传,不将疑其狂易乎?”【词语孟庑】 汉语大词典:孟庑
同“麻姑搔背”。宋苏轼《寄蔡子华》诗:“莫从唐举问封侯,但遣麻姑更爬背。”
同“遏住行云”。宋曾觌《朝中措》词:“醉到闹花深处,歌声遏住云飞。”
唐白居易《琵琶行》:“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后因以比喻女子改嫁或移情他人。清李渔《蜃中楼.义举》:“若不是逼抱琵琶,怎显他节操冰霜。”清俞蛟《潮嘉风月记.
源见“山阴道上,应接不暇”。指景物绚丽多彩之处。清张应昌《醉花阴.道光戊申六月十八夜湖上纪游》套曲:“又听得筝琶萦扰,恍似那向山阴道上招。”见“山阴道上,应接不暇”。唐·羊士谔《忆江南旧游》:“~桂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