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螫手解腕

螫手解腕

同“蝮蛇螫手,壮士解腕”。《资治通鉴.梁武帝太清元年》:“景恐上责之,遣中兵参军柳昕奉启于上,以为:‘王旅未接,死亡交急,遂求援关中,自救目前。臣既不安於高氏,岂见容于宇文!但螫手解腕,事不得已,本图为国,愿不赐咎!’”


并列 比喻为顾全大局而忍痛牺牲局部。语本《三国志·魏书·陈泰传》:“蝮蛇螫手,壮士解其腕。”《资治通鉴·梁武帝太清元年》:“但~,事不得已,本图为国,愿不赐咎!”△多用于处理某些关系。→丢卒保车 顾全大局 ↔因小失大


【词语螫手解腕】  成语:螫手解腕汉语词典:螫手解腕

猜你喜欢

  • 井井有理

    形容整齐,有条有理。语本《荀子.儒效》:“井井兮其有理也。”偏正 形容处事条理分明,清楚整齐。语本《荀子·儒效》:“井井兮其有理也。”宋·陈亮《与周立义参政书》:“若置之繁难之地,必能随机处置,~。”

  • 夺笏击贼

    源见“击贼笏”。称颂人臣的忠贞和凛然正气。明李东阳《司农笏》诗:“司农手中无寸铁,夺笏击贼贼脑裂。”【典源】 《旧唐书·殷秀实传》:“明日,(朱)泚召秀实议事,源休、姚令言、李忠臣、李子平皆在坐。秀实

  • 八万里

    《晋书.天文志上》:“天地隆高相从,日去地恒八万里。”相传古时从天上到地下的距离约八万里。宋.陆游《贫甚作短歌排闷》诗:“地上去天八万里,空自呼天天岂知!”

  • 鸳行

    源见“鹭序鵷行”。喻指朝官的行列。谓在朝任职。唐刘禹锡《奉和司空裴相公中书即事通简旧寮之作》:“伫闻戎马息,入贺领鸳行。”【词语鸳行】   汉语大词典:鸳行

  • 一落千丈

    唐韩愈《听颖师弹琴》诗:“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原指琴声骤然低落。后常用以形容景况急剧下降。宋王迈《上何师启》:“失势一落千丈强,自安蹇步;冲人决起百余尺,坐看群飞。”述补 形容下降得很厉

  • 伯桃

    源见“羊左”。指左伯桃。借指生死与共的朋友。程善之《革命后感事和怀霜作即用其韵》:“死作伯桃甘共冢,生作张禄厌高官。”【词语伯桃】   汉语大词典:伯桃

  • 猪觜关

    宋蔡絛《铁围山丛谈》卷三:“熙宁间,东平有名士王景亮者,喜名貌人,后反为人号作‘猪觜关’。世谓恽有‘猪觜关’繇此始。”后以“猪觜关”指任意诬蔑别人的人。金元好问《感事》诗:“且看含血曾谁噀,猪觜关头是

  • 丛台置酒

    范晔《后汉书.马武传》:“马武字子张,南阳湖阳人也……更始立,以武为侍郎,与世祖破王寻等,拜为振威将军,与尚书令谢躬共攻王郎。”“及世祖拔邯郸,请躬及武等置酒高会,因欲以图躬,不克。既罢,独与武登丛台

  • 付诸东流

    同“付之东流”。梁启超《再驳某报之土地国有论》二:“问其所以异于彼辈者,则多藏此一片故纸于箧底而已,而前此勤劳贮蓄所得之结果,遂付诸东流。”戈茅《关于屈原》:“屈原的爱国主张终不得达,遂愤慨悲观,怀沙

  • 茅社

    同“茅土”。《晋书.汝南王亮等传序》:“徒分茅社,实传虚爵。”宋苏轼《皇叔皇兄追封制》:“没享茅社,所以宠绥其子孙。”【词语茅社】   汉语大词典:茅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