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蓼莪废讲

蓼莪废讲

《诗.小雅.蓼莪》:“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欲报之德,昊天罔极。”毛传:“民人劳苦,孝子不得终养尔。”郑玄笺:“恨不得终养父母,报其生长己之苦。”又《晋书.王裒传》:“〔裒〕痛父非命(父仪被司马昭杀害),未尝西向而坐,示不臣朝廷也……及读《诗》至‘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未尝不三复流涕,门人受业者并废《蓼莪》之篇。”后因以“《蓼莪》废讲”为孝子对亡故父母的悲痛哀思。宋陆游《生日子聿作五字诗为寿追怀先亲》诗:“负米养亲无复日,《蓼莪》废讲岂胜悲。”


【典源】《晋书·王裒传》:“ (王) 裒(pou) 少立操尚,行己以礼,身长八尺四寸,容貌绝异,音声清亮,辞气雅正,博学多能,痛父非命,未尝西向而坐,示不臣朝廷也。于是隐居教授,三征七辟皆不就。……及读《诗》至‘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未尝不三复流涕,门人受业者并废《蓼莪》之篇。”《南史·顾欢传》:“母亡,(顾欢) 水浆不入口六七日,庐于墓次,遂隐不仕。于剡天台山开馆聚徒,受业者常近百人。欢早孤,读《诗》至‘哀哀父母’,辄执书恸泣,由是受学者废《蓼莪篇》,不复讲焉。”

【今译】 晋代王裒德操高尚,博学多能,对父母克尽孝道,后因父王仪被司马昭所杀而隐居教授,屡征不仕。他诵读《诗经》时,每当读到《蓼莪》一篇中“哀哀父母,生我劬劳”一段,总是痛哭不止。他的学生为免其哀痛,废去《蓼莪》一篇不讲(《蓼莪》篇为孝子追念父母之作)。南朝顾欢亦有类似事。

【释义】 后以此典表现对亡故父母的追念伤悼。

【典形】 废蓼莪、蓼莪废讲、蓼莪俱废、洒泪蓼莪、生徒废蓼莪、王裒泣血、蓼莪泣数行、蓼莪开卷悲、王裒废蓼莪、废蓼莪诗。

【示例】

〔废蓼莪〕 宋·陈与义《题董宗禹园先志亭》:“我已废蓼莪,感兹泪河翻。”

〔蓼莪废讲〕 宋·陆游《生日子聿作五字诗为寿追怀先亲》:“负米养亲无复日,蓼莪废讲岂胜悲。”

〔洒泪蓼莪〕 明·高启《广陵孙孝子爱日堂》:“自惭不及君庆多,洒泪蓼莪空废诵。”

〔生徒废蓼莪〕 清·钱谦益《简侯研德并示记原》:“知君耻读王裒传,但使生徒废蓼莪。”

〔王裒泣血〕 清·顾炎武《陈生芳绩两尊人先后即世》之二:“弘演纳肝犹报主,王裒泣血倍思亲。”


猜你喜欢

  • 河间得书多

    《汉书.景十三王传.河间献王传》:“河间献王德以孝景前二年立,修学好古,实事求是。从民得善书,必为好写与之,留其真,加金帛赐以招之。繇(由)是四方道术之人不远千里,或有先祖旧书,多奉以奏献王者,故得书

  • 合浦夜光

    同“合浦珠”。唐李峤《珠》诗:“昆池明月满,合浦夜光回。”

  • 飔段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音辞》:“梁世有一侯,尝对元帝饮谑,自陈‘痴钝’,乃成‘飔段’。元帝答之云:‘飔异凉风,段非干木。’”飔,凉风。干木,即段干木,为战国魏之贤士。梁朝时,有一个官僚曾与梁元帝饮酒

  • 帝虎

    源见“鲁鱼亥豕”。将“帝”讹成“虎”。泛指文字错讹。清陈维崧《沁园春.纸贵戏作》词:“纵画他灰焰,还疑帝虎,刻他竹粉,莫辨之无。”【词语帝虎】   汉语大词典:帝虎

  • 陈叔宝全无心肝

    陈叔宝:即六朝时的陈后主,以荒淫亡国。全无心肝:是说他昏愦糊涂,不知羞耻。语出《南史.陈本纪》:“(陈叔宝)既见宥,隋文帝给赐甚厚,数得引见,班同三品;每预宴,恐致伤心,为不奏吴音。后监守者奏言叔宝云

  • 失计

    计谋的失误。《大戴礼.保傅》:“成王中立而听朝,则四圣维之,是以虑无失计。”四圣:指周公、太公、召公、史佚。【词语失计】   汉语大词典:失计

  • 众望所归

    众人所钦仰的一个目标。《晋书》卷六十:“史臣曰:‘……于时武皇之胤,惟有建兴,众望攸归,曾无与二,’”胤( ㄧㄣˋ yìn 印):后代,后嗣。望:仰望。攸:所。见“众望攸归”。邓贤《中国知青梦》:

  • 闻猿沾裳

    《世说新语.黜免》梁.刘孝标注引《荆州记》曰:“峡长七百里,两岸连山,略无绝处,重岩叠障,隐天蔽日,常有高猿长啸,属引清远。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这是一段状写长江三峡景色的妙

  • 雁封

    同“雁足书”。清 厉荃《事物异名录.书柬》:“王瑳诗:‘雁封归飞断,鲤素还流绝。’按,谓书也。”【词语雁封】   汉语大词典:雁封

  • 续狗尾

    源见“狗尾续貂”。喻续写的不如原有的好。宋黄庭坚《再次韵兼简履中南玉》之三:“经术貂蝉续狗尾,文章瓦釜作雷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