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萧郎

萧郎

指称帝之前的梁武帝——萧衍。萧衍(464-549年),字叔达。南兰陵(今江苏武进西北)人。萧衍博学多通,好筹略,有文武才干,当代名流无不推许。南朝齐时,萧衍曾任卫将军王俭的东阁祭酒,一到任就得到王俭的赏识和器重。王俭对卢江何宪说:“这位萧郎30岁之内定会作侍中(侍从皇帝,出入宫廷。初仅伺应杂事,南朝宋文帝时,始掌机要,梁、陈相沿地位极重,相当于宰相),日后其尊重无法形容。”果然,萧衍成了梁朝的建立者。此典后世常用作萧姓男子的美称,或指代女子的恋人。

【出典】:

梁书》卷1《武帝本纪上》2页“(萧衍)起家巴陵王南中郎法曹行参军(参军:官名,协理军务之职),迁卫将军王俭东阁祭酒。俭一见深相器异,谓庐江何宪曰:‘此萧郎三十内当作侍中,出此则贵不可言。’”

【例句】:

唐·李益《中桥北送穆质兄弟应制戏赠萧二策》:“欲陈汉帝登封草,犹待萧郎寄内书。” 唐·窦巩《赠萧都官》:“萧郎自小贤,爱客不言钱。” 唐·于鹄《题美人》:“胸前空带宜男草,嫁得萧郎爱远游。” 唐·崔郊《赠去婢》诗:“侯门一入深如海,从此萧郎是路人。” 宋·朱敦儒《浣溪沙·碧玉阑干白玉人》:“倚花吹叶忍黄昏,萧郎一去又经春。” 宋·刘仙伦《江神子》:“见无缘。恨无端。憔悴萧郎赢得带围宽。” 宋·刘学箕《贺新郎·代黄端夫》:“目断孤鸿沉双鲤,恨萧郎,不寄相思字。” 宋·高千里《木兰花》:“憔悴萧郎缘底瘦。那日花前相见后。”


【典源】 唐·范摅《云溪友议》 卷一:“有崔郊秀才者,寓居于汉上,蕴积文艺,而物产罄悬。亡何,与姑婢通,每有阮咸之纵。其婢端丽,饶彼音律之能,汉南之最也。姑贫,鬻婢于连帅,连帅爱之,以类无双。给钱四十万,宠盼弥深。郊思慕不已,即强亲府署,愿一见焉。其婢因寒食来从事家,值郊立于柳阴,马上涟泣,誓若山河。崔生赠之以诗曰:‘公子王孙逐后尘,绿珠垂泪滴罗巾。侯门一入深如海,从此萧郎是路人。’”或以“萧郎”为萧史,参见 〖弄玉吹箫〗。

【今译】 唐代有个秀才崔郊,寓居于其姑母家,与姑母的婢女私自通情。后姑母将婢女卖于贵官,崔郊十分思念,想方设法欲求一见。一次婢女因寒食节出门,遇到崔郊正站在路边柳荫下,婢女痛哭不已,发誓立愿。崔郊也十分伤感,作诗道:“侯门一入深如海,从此萧郎是路人。”

【释义】 后以“萧郎”泛指女子所中意的男子、情人。

【典形】 憔悴萧郎、萧郎、萧郎风骨、萧郎漂泊、萧郎眼似刀、萧郎白马。

【示例】

〔憔悴萧郎〕 宋·刘儗《江神子》:“见无缘,恨无端。憔悴萧郎,赢得带围宽。”

〔萧郎〕 唐·于鹄《题美人》:“胸前宜带宜男草,嫁得萧郎爱远游。”

〔萧郎漂泊〕 宋·周密《清平乐》:“自是萧郎漂泊,错教人恨杨花。”

〔萧郎眼似刀〕 宋·范成大《次韵唐子光席上赏梅》:“惜无楚客歌成雪,空有萧郎眼似刀。”


【词语萧郎】   汉语词典:萧郎

猜你喜欢

  • 三舍避

    同“退避三舍”。清查慎行《题项霜田读书秋树根图》诗:“遇君尚应三舍避,君愈降气余弥惭。”

  • 厄闰

    同“黄杨厄闰”。明 南潜《感怀》诗:“妄想延龄栽白术,伤心厄闰抚黄杨。”【词语厄闰】   汉语大词典:厄闰

  • 平津礼士

    源见“东阁招贤”。称颂人能礼贤下士。陈懋鼎《伦敦赠陶七彪部郎在宽》诗:“相馆即今皆厩库,平津礼士独能贤。”

  • 吞炭

    同“漆身吞炭”。《梁书.侯景传》:“福禄官荣,自是天爵,劳而后受,理不相干,欲求吞炭,何其谬也!”【词语吞炭】   汉语大词典:吞炭

  • 樗丑

    同“樗朽”。清龚自珍《己亥杂诗》之五三:“半生中外小回翔,樗丑翻成恋太阳。挥手唐朝八司马,头衔老署退锋郎。”【词语樗丑】   汉语大词典:樗丑

  • 梼杌

    源见“四凶”。原为古代传说中的猛兽,泛指恶人。晋葛洪《抱朴子.审举》:“小人道长,则梼杌比肩。”【词语梼杌】   汉语大词典:梼杌

  • 叔父居东

    同“周公居东”。周公为周武王之弟,成王之叔。宋马子严《水调歌头.寿赵提刑》词:“王室要师保,叔父忽居东。”

  • 瑚琏

    《论语.公冶长》:“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瑚、琏皆宗庙礼器,后因以“瑚琏”比喻治国安邦的宝贵人才。《魏书.李平传》:“实廊庙之瑚琏,社稷之桢干。

  • 冬青树

    明陶宗仪《辍耕录.发宋陵寝》载:会稽 山阴人唐钰,以讲学谋生。时总管江南佛教的杨琏真伽,恃恩仗势,率徒开掘南宋诸帝陵寝,残其遗体,攫取珠宝,并将遗骨散弃于草莽之间。唐钰见此痛心不已,变卖家资,募集乡中

  • 江山三字定

    源见“三字狱”。谓岳飞被害决定南宋偏安直至灭亡。清 张亨甫《岳武穆》诗:“南渡江山三字定,北行冰雪两宫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