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于公高盖”。谓门庭显赫。宋苏轼《常润道中有怀钱塘》诗:“地偏不信容高盖,俗俭真堪著腐儒。”
同“同声共气”。《廿年繁华梦》四回:“故小弟要进京里寻个知己……这时同声同气,才好做事。”【词语同声同气】 成语:同声同气汉语大词典:同声同气
指雨过天晴时的明净景象。用以比喻人的品格高尚,胸襟开阔。宋 陈亮《谢罗尚书启》:“霁月光风,终然洒落。”明 唐寅《忆秦娥.王守谷寿词》:“春台玉烛,霁月光风,翘首堪长啸。”参见“光风霁月”。见“光风霁
源见“鹤立鸡群”。谓超俗出众。唐雍陶《寄永乐殷尧藩明府》诗:“百里岂能容骥足,九霄终自别鸡群。”
南朝梁武帝《河中之水歌》:“河中之水向东流,洛阳女儿名莫愁。莫愁十三能织绮,十四采桑南陌头。十五嫁为卢家妇,十六生儿字阿侯。卢家兰室桂为梁,中有郁金苏合香。头上金钗十二行,足下丝履五文章。”此为洛阳女
亦称“公安派”,明末的文学流派。以袁宏道(1568-1610年)与其兄袁宗道(1560-1600年)、弟袁中道(1570-1623年)为首。因三袁是公安(今湖北)人而得名。他们反对前后七子的拟古风气,
源见“凤鸣朝阳”。指竹实。唐刘长卿《同郭参谋咏崔仆射淮南节度使厅前竹》:“开花成凤实,嫩笋长鱼竿。”【词语凤实】 汉语大词典:凤实
犹相提并论。《史记.苏秦列传》:“夫破人之与破于人也,臣人之与臣于人也,岂可同日而论哉!”《后汉书.李固传》:“明公踵伯成之高,全不朽之誉,岂与此外戚凡辈耽荣好位者同日而论哉!”见“同日而语”。《后汉
《文选》卷四十三南朝梁.丘希范(迟)《与陈伯之书》:“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唐.李善注(文题)引刘璠《梁典》曰:“帝使吕僧珍寓书于陈伯之,丘迟之辞也。”丘迟花木,是由南朝梁.丘迟《
源见“乘鸾”。喻男女相思。元张可久《满庭芳.秋夜不寐》曲:“凭阑听,吹箫凤鸣,人在雪香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