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自顾不暇

自顾不暇

亦作“自固不暇”。不暇:没有时间。连照顾自己都来不及,表示没有能力和精力来照顾别的事。刘粲(?-317年),字士光,刘聪之子,即位一年后被大臣靳准所杀。刘粲少而俊杰,勇武善战,性情凶狠,但为人骄傲自大。刘聪攻下长安后,晋将赵固、郭默等领兵来战。刘聪派刘粲、刘雅率兵相拒。晋将李矩一边派人援助赵国,一边暗中派人偷袭刘粲。刘粲部下发现后向其报告,刘粲却颇不以为然,说:“我南征北战,赵国望风而逃,他们正担忧如何保全自己,怎能来偷袭我呢!况且听说我亲自在此,自然不敢来犯。”于是便不做警备,结果晋军偷袭成功。

【出典】:

晋书》卷102《刘粲传》2676页:“李矩使郭默、郭诵救赵固,屯于洛汭,遣耿稚、张皮潜济,袭粲。贝丘王翼光自厘城觇之,以告粲。粲曰:‘征北南渡,赵固望声逃窜,彼方忧自固,何暇来邪!且闻上身在此,自当不敢北视,……不须惊动将士也。’”

【例句】: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四二·至道三年》:“今则闭壁而已,自固不暇,何咽喉之有哉!”茅盾《东条的“神符”》:“朋友,对不起,我自顾不暇,祈求菩萨保你吧。”


述补 暇,空闲,有余力。自己都顾全不了自己。意指更难以照顾别人。廖辉英《红尘孽债》:“你不要生气,气坏了我怎舍得? 你瞧我现在伤后初愈,~,根本没法分心照顾你。”△贬义。多用于描写处世方面。→自救不暇


【词语自顾不暇】  成语:自顾不暇汉语词典:自顾不暇

猜你喜欢

  • 葫芦样

    同“葫芦依样”。清 丘逢甲《读南史杂咏》诗:“如何魏 晋葫芦样,画了南朝画北朝。”

  • 拥鼻微吟

    指用典雅纯正的音调拉长声音吟咏。谢安(事迹见前“高卧东山”条),少有盛名,时人都很钦慕,以致于争相仿效他,学习他的举止。一个同乡罢官归里,带回五万把蒲葵扇,谢安从中拿了几把,于是人们便纷纷来买,价钱也

  • 饥餐渴饮,夜住晓行

    饿了进食,渴了饮水,夜晚投宿,天明上路。 旧小说中熟语。形容旅客长途劳碌奔波情景。语出《清平山堂话本.阴骘积善》:“(林积)母病愈,不免再往学中。在路饥餐渴饮,夜住晓行,无路登舟。”《水浒全传》二回

  • 绕梁唱

    源见“馀音绕梁”。谓演唱优美动人的歌曲。南朝 梁 王冏《长安有狭邪行》:“佳人且少留,为君绕梁唱。”

  • 便便饱五经

    同“便便腹”。清宋琬《行路难》诗之二:“便便饱五经,岂若工三语。”

  • 触山之力

    形容非凡的气力。南朝宋刘峻《辩命论》: “触山之力无以抗; 倒日之诚弗能感。” 参见:○天柱折偏正 共工氏头触不周山,天柱折,地维绝。比喻无穷的力量。南朝梁·刘峻《辨命论》:“~,无以抗;倒日之诚,弗

  • 甘橘万头奴

    源见“千头木奴”。指维持生计的家产物业。形容人家道殷足。北周庾信《拟咏怀》之十六:“竹林千户封,甘橘万头奴。”

  • 割肉

    《汉书.东方朔传》:“伏日,诏赐从官肉,大官丞日晏不来,朔独拔剑割肉,谓其同官曰:‘伏日当早归,请受赐。’即怀肉去。大官奏之,朔入,上曰:‘昨赐肉,不待诏,以剑割肉而去之,何也?’朔免冠谢。上曰:‘先

  • 箫侣

    源见“乘鸾”。仙侣。清龚自珍《台城路》词:“青溪粥鼓,道来岁重寻,须携箫侣。”【词语箫侣】   汉语大词典:箫侣

  • 矛头淅

    同“矛炊剑淅”。元袁桷《至治癸亥八月望日过枪竿岭马上联句》:“兢兢矛头淅,扤扤井口索。”【词语矛头淅】   汉语大词典:矛头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