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识见狭小浅近的人。穴处:处于洞穴之中,说目光不远大。《后汉书.隗嚣传》:“王之将吏,群居穴处之徒。”隗嚣:东汉成纪人,字季孟。王莽末,据陇西,称西州上将军。初封更始,旋属光武。后又叛附公孙述。光武西
同“燕昭市骏”。《南史.郑鲜之传》:“昔叶公好龙而真龙见,燕昭市骨而骏足至。”【词语燕昭市骨】 成语:燕昭市骨
源见“众口铄金”。喻指花言巧语可以惑众。宋苏轼《代滕甫辨谤乞郡书》:“积毁消骨,巧言铄金。市虎成于三人,投杼起于屡至。”
同“豹一斑”。宋苏轼《景仁赐酒烛诗夏次韵谢之》:“万事方今咨伯使,一斑我亦愧真长。”明王世贞《艺苑卮言》卷四:“韩退之于诗本无所解,宋人呼为大家,直是势利他语。子厚于风雅骚赋似得一斑。”【词语一斑】
源见“方领矩步”。方形衣领和圆形帽冠,为古代儒生的服饰。亦借指儒生。南朝 梁何逊《七召.儒学》:“方领圆冠,金口木舌。谈章句之远旨,构纷纶之雅说。”见“圆冠方领”。【词语方领圆冠】 成语:方领圆冠汉
源见“捧日”。形容一心忠于皇帝。唐李绅《到宣武三十韵》:“白发侵霜变,丹心捧日惊。”
《礼记.中庸》:“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上律天时,下袭水土。譬如天地之无不持载,无不覆帱。”“帱”同“焘”,意义覆盖。《礼记》以“天不覆帱”比喻孔子德泽布于天下。后以“覆帱”喻咏德高望重。唐.韩愈《
源见“墙东”。指隐居。清宋琬《王酉山之闽》诗:“墙东避世王君公,短笠长竿傍沧海。”
同“黄粱梦”。元张可久《柳营曲.山中书事》曲:“一梦黄粱高枕,千年《白雪》遗音。”
《左传.隐公元年》:祭仲向郑庄公进言,要他限制共叔段的势力,说:“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春秋时郑国大夫祭仲看出共叔段(郑庄公弟)有夺权的阴谋,向郑庄公建议要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