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竹杖成龙

竹杖成龙

源见“杖化龙”。比喻得道有仙术。唐骆宾王《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诗:“蘋风入驭来应易,竹杖成龙去不难。”


【典源】 晋·葛洪《神仙传·壶公》:“ (费长) 房忧不得到家,公以一竹杖与之曰:‘但骑此. 得到家耳。’房骑竹杖辞去,忽如睡觉,已到家。……房所骑竹杖,弃葛陂中,视之乃青龙耳。”《后汉书·方术列传·费长房传》:“长房辞归,翁与一竹杖,曰:‘骑此任所之,则自至矣。既至,可以杖投葛陂中也。’又为作一符,曰:‘以此主地上鬼神。’长房乘杖,须臾来归,自谓去家适经旬日,而已十余年矣。即以杖投陂,顾视则龙也。”

【今译】 后汉时费长房随仙人壶公学道,后辞归,忧虑不能到家。壶公给他一根竹杖,说:“骑上它你无论想到哪里一去,都可以到的。到了家之后,可将杖投在葛陂中。”长房骑上竹杖,不大功夫便到了家,自以为离开家不过十余天,实际已过了十几年。将竹杖投入葛陂,一看原来是条青龙。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仙家变化; 或用以咏竹、竹杖等。

【典形】别杖、长房杖、成龙杖、乘竹杖、葛陂龙、壶公龙、化竹、龙化葛陂、龙化杖、龙杖、龙竹、弃杖成龙、投葛陂、杖化龙、竹杖成龙、葛陂雕龙、葛陂筇竹、杖返葛陂、葛水还杖、掷杖成龙、仙翁竹杖、裁寒竹、剪成龙。

【示例】

〔别杖〕唐·李白《奉饯高尊师如贵道士》:“别杖留青竹,行歌蹑紫烟。”

〔长房杖〕 唐·白居易《黑龙饮谓赋》:“闻茂先之剑飞,见长房之杖化。”

〔成龙杖〕 北周·庾信《邛竹杖赋》:“蕴诸鸣凤之律,制以成龙之杖。”

〔乘竹杖〕 唐·顾况《送李道士》:“羡君乘竹杖,辞我隐桃花。”

〔葛陂龙〕 唐·岑参《寻少室张山人》:“叶县凫共去,葛陂龙暂还。”

〔壶公龙〕 宋·苏轼《次前韵寄子由》:“还乡亦何有,暂假壶公龙。”

〔化竹〕 唐·骆宾王 《对策文三道》:“遂使结草亢军,爰乘宗岱之论;化竹浮水,有异虞翻之言。”

〔龙化葛陂〕 宋·黄庭坚《和师厚栽竹》:“龙化葛陂去,凤吹阿阁鸣。”

〔龙化杖〕 明·唐寅《观鳌山》之三:“水激葛陂龙化杖,月明缑岭凤随车。”

〔龙杖〕 元·范康《陈季卿悟道竹叶舟》:“共葛洪崖将星斗摩,同费长房把龙杖喝。”

〔弃杖成龙〕 唐·骆宾王《对策文三道》:“弃杖成龙,有异虞翻之旨; 衔恩结草,宁符宗岱之言。”

〔投葛陂〕 清·吴伟业《通元老人龙腹竹歌》:“纵使长房投葛陂,此龙僵卧难扶策。”

〔杖化龙〕 宋·陆游《道室杂咏》:“舄化双凫杖化龙,云山回首不知重。”

〔竹杖成龙〕 唐·骆宾王《代女道士王灵妃赠》:“苹风入驭来应易,竹杖成龙去不难。”


【词语竹杖成龙】  成语:竹杖成龙

猜你喜欢

  • 捉襟露肘

    同“捉衿见肘”。清薛雪《一瓢诗话》:“分题拈韵,诗家之厄也……一遭牵合,未免捉襟露肘。”吴晗《闻一多先生传》:“一家八口,无法过日子。两夫妇捉襟露肘,儿女啼饥号寒。”见“捉衿见肘”。【词语捉襟露肘】

  • 骑青竹

    同“骑竹杖”。唐 张蠙《华阳道者》诗:“惟餐白石过白日,拟骑青竹上青冥。”【词语骑青竹】   汉语大词典:骑青竹

  • 菰芦生奇才

    唐.许嵩《建康实录》:“殷礼与张温使蜀,诸葛亮见而叹曰:‘江东菰芦中,生此奇才。’”菰芦,水生植物,即茭白和芦苇。江东水乡之地,多生菰芦,故用作比。“菰芦生奇才”,是惊叹在荒僻的村野中,竟能生出这样天

  • 许子衣褐

    《孟子.滕文公上》:“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自楚之滕。……文公与之处,其徒数十人皆衣褐,捆屦织席以为食。”陈相用许行的话,提出“贤者与民并耕而食”的观点,孟子认为社会生产必有分工,于是提出质问:“许子必

  • 官杨柳

    源见“武昌柳”。指杨柳树。宋贺铸《鹧鸪天》词:“伤心两岸官杨柳,已带斜阳又带蝉。”

  • 笄字

    笄( ㄐㄧ jī 几):本是古代盘头发或别住帽子用的簪子,“笄字”是指古代女子到了可以盘发插笄的年龄,也就是到了成年可以出嫁的时期。《仪礼.士昏礼》:“女子许嫁,笄而醴之,称字。”《礼记.曲礼上》

  • 置蒭

    源见“生刍致祭”。指致送吊丧礼物。宋黄彻《䂬溪诗话》卷九:“牛斗气沉龙已化,置蒭人去榻犹悬。”【词语置蒭】   汉语大词典:置蒭

  • 丹山鸟

    源见“丹穴”。指凤凰。清黄遵宪《为同年吴德㴋寿其母夫人》诗:“中有丹山鸟,哀鸣复回翔。”【词语丹山鸟】   汉语大词典:丹山鸟

  • 闭门觅句陈无已

    陈无已:陈师道,字无已,北宋诗人。 关起门来寻觅诗句的陈师道。 喻指构思艰苦的诗人。语出宋.黄庭坚《病起荆江亭即事十首》:“闭门觅句陈无已,对客挥毫秦少游。”郁达夫《采石矶.七》:“洪稚存含着了微

  • 舐犊之爱

    后衍为舐犊情深。犊,小牛,老牛舐小牛,比喻爱子情深。杨彪,字文先,汉司空杨赐子。祖籍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县)。献帝时累仕至太尉,录尚书事。其子杨修,字德祖,任丞相府主簿,以有才为曹操所忌,后因故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