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窥宋

窥宋

战国.楚.宋玉《登徒子好色赋》:“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然此女登墙窥臣三年,至今未许也。”

邻女登墙“窥宋”是宋玉假托之词,与登徒子好色作为对比:登徒子好色,其妻丑陋,而登徒子犹爱之不舍;宋玉自言不好色,即使东邻美女偷看他三年,宋仍无动于心。后以“窥宋”为女子爱慕追求男子的典故。

唐女道士鱼玄机《寄李亿员外》诗:“自能窥宋玉,何必恨王昌。”


女子思慕,有意于男子谓之 “窥宋”。

“宋”为一姓,为什么说 “窥宋”而不是窥 “刘”、窥 “王”呢?

原来,这里的 “宋”指战国时期的一个文人宋玉,他写过一篇《登徒子好色赋》,说是天下的佳丽都美不过他东邻的那位女子: “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总之,那女子的一切都恰到好处。如果嫣然一笑,则令人魂牵梦绕,情不可禁。可是,如此美女,却登墙窥看了他三年时间,至今还未嫁人。

这篇赋文很有名,流传至今。由于此文写了如上之事,后世遂以“窥宋”表示女悦于男之意。赋文写的是登徒子好色,因此好色男子的代语便是 “登徒子”。女性有意于男性,汉语尚无一个俗成的词语来表达,“窥宋”一语可算是比较接近实质的女子思慕男子的语典。《诗经》里,女子的怀春之思是以早晨未食而有饥意作比来表达的:“未见君子,惄 ( nì) 如调饥。”传: “惄,饥意也。调,朝 ( zhāo)也。”笺: “惄,思也。未见君子之时,如朝饥之思食。”( 《周南·汝坟》) 至于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王风·采葛》) ,亦是一种比喻之辞,则指男女双方之思慕、眷恋而言。

窥宋”一作 “窥玉”。《古今小说·闲云庵阮三偿冤债》: “邻女乍荫窥玉意,文君早乱听琴心。”即用其典。


【词语窥宋】   汉语词典:窥宋

猜你喜欢

  • 阮孚叹

    源见“阮孚蜡屐”。慨叹人生短暂。清袁枚《谢怙厓郎中惠纱》诗:“我作阮孚叹,著屐知有几!”

  • 若敖魂

    同“若敖鬼”。唐李商隐《哭遂州萧侍郎二十四韵》:“朝争屈原草,庙馁若敖魂。”

  • 取人之长,救己之短

    见“取长补短”。[例]只有有自知之明的人,才能~。

  • 鼎鼐

    源见“盐梅和鼎”。喻指宰相等执政大臣。唐苏颋《唐紫微侍郎赠黄门监李乂神道碑》:“鼎鼐递袭,簪缨相望。”【词语鼎鼐】   汉语大词典:鼎鼐

  • 钓玉

    同“钓璜”。唐沈佺期《钓竿篇》:“钓玉君徒尚,征金我未贤。”宋司马光《祁国正献公挽歌》:“钓玉吴台旧,诛茅梁苑新。”【词语钓玉】   汉语大词典:钓玉

  • 支伯有道

    《庄子.让王》:“舜让天下于子州支伯。子州支伯曰:‘予适有幽忧之病,方且治之,未暇治天下也。’故天下大器也,而不以易生,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者也。”舜把天下让给子州支伯。支伯说:“我正患着忧愁苦恼的病

  • 天实为之

    实在是老天爷这样安排的。 表示非人力所能抗拒。语出《诗.邶风.北门》:“天实为之,谓之何哉?”汉.张衡《大司农鲍德诔》:“命有不永,时不我与,天实为之,孰其能御?”《晋书.郭璞传》:“天实为之,将以

  • 郇庖

    源见“郇公厨”。指精美的馔羞。清赵翼《同人预订牡丹之会》诗:“待取花开时,须补郇庖治。”【词语郇庖】   汉语大词典:郇庖

  • 卫郎乐令

    源见“冰清玉润”。泛指翁婿。柳亚子《田寿昌寿诗》:“谢舅何甥一沆瀣,卫郎乐令双翱翔。”

  • 瑜瑕弗藏

    同“瑜瑕不掩”。晋孙绰《康法朗赞》:“人亦有言,瑜瑕弗藏。朗公冏冏,能韬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