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善人
《东观汉纪.马援》:“马援击交趾,谓官属曰:‘吾从弟少游,尝哀吾慷慨多大志,曰士生一世,但取……乡里称善人,可矣。’”
马少游曾经说过,但愿死后乡亲们说是一个好人,就心满意足了。后以“称善人”比喻一生清白无私,施德惠于人。
宋.陆游《剑南诗稿》卷一《和陈鲁山十诗以孟夏草木长遶屋树扶疏为韵》第二首:“我愿称善人,题作墓上表。”
《东观汉纪.马援》:“马援击交趾,谓官属曰:‘吾从弟少游,尝哀吾慷慨多大志,曰士生一世,但取……乡里称善人,可矣。’”
马少游曾经说过,但愿死后乡亲们说是一个好人,就心满意足了。后以“称善人”比喻一生清白无私,施德惠于人。
宋.陆游《剑南诗稿》卷一《和陈鲁山十诗以孟夏草木长遶屋树扶疏为韵》第二首:“我愿称善人,题作墓上表。”
《史记.项羽本纪》:“汉之元年四月,诸侯罢戏下,各就国。”公元前二〇六年,项羽与刘邦攻破咸阳灭秦之后,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统辖九郡,定都彭城。他将各路诸侯分封完毕后,于是诸侯军相继从戏水地方(项羽中军
《左传.襄公三年》及《襄公二十一年》、《国语.晋语七》、《史记.晋世家》等载:春秋 晋国大夫祁奚告老,将辞中军尉职事。晋悼公问谁可承接,祁奚先推荐仇人解狐。复问,又荐举其子祁午。时人因而有“外举不弃仇
南朝 梁周兴嗣《千字文》首句为“天地玄黄”。旧时常用《千字文》的文句字的顺序编序号,“天”是《千字文》开篇首字,故“天”字称第一或第一类中的第一号。后以“天字第一号”泛称最高的或最强最大的。《水浒传》
唐.李肇《国史补》卷中:“长沙僧怀素好草书,自言得草圣三昧(注:草圣,指草书成就最高的人,此似指后汉弘农张芝。三昧,奥妙,诀窍)。弃笔堆积,埋于山下,号曰笔塚。”唐.李绰《尚书故实》:“(智永禅师)积
同“河山带砺”。宋王禹偁《右卫上将军赠侍中宋公神道碑》:“夷凶戡难,尔既立于殊庸;砺岳盟河,予其忘于丰报。”并列 对着泰山、黄河盟誓。据《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载,封爵之誓曰:“使河如带,泰山若厉。
同“秋风纨扇”。清洪昇《长生殿.献发》:“秋风团扇原吾分,多谢连枝特过存。”偏正 秋风起后,天气凉了,团扇因无用处而被丢到一边。比喻女子色衰失宠,遭受冷落。语本汉·班婕妤《怨歌行》:“裁为合欢扇,团团
同“门可罗雀”。清朱彝尊《曹先生溶挽诗》:“阒寂门罗雀,淹留迹系匏。”
源见“狗尾续貂”。喻续写的不如原有的好。宋黄庭坚《再次韵兼简履中南玉》之三:“经术貂蝉续狗尾,文章瓦釜作雷鸣。”
源见“同舟共济”。比喻命运相同,利害一致。《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一〇二回:“占光又催着道:‘我们此刻,统共一十四个人,真正同舟共命,务求大家想个法子,脱了干系才好!’”并列 比喻境遇相同,利害一致。《
源见“唾壶击缺”。形容忧愤之心。明袁宏道《得李宏甫先生书》诗:“悲哉击筑泪,已矣唾壶心。”【词语唾壶心】 汉语大词典:唾壶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