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白衣送酒

白衣送酒

南朝 宋檀道鸾续晋阳秋.恭帝》:“王弘为江州刺史,陶潜九月九日无酒,于宅边东篱下菊丛中摘菊盈把,坐其侧。未几,望见一白衣人至,乃刺史王弘送酒也。即便就酌而后归。”后因以为重阳故事。亦用作朋友赠酒或饮酒、赏菊的典故。宋苏轼《章质夫送酒六壶书至而酒不达戏作小诗问之》:“白衣送酒舞渊明,急扫风轩洗破觥。”明高明《二郎神.秋怀》曲:“满城风雨还重九,白衣人送酒,乌纱帽恋头。”


【典源】 南朝宋·檀道鸾《续晋阳秋》:“陶潜九月九日无酒,于宅边东篱下菊丛中摘盈把,坐其侧,未几,望见白衣人至,乃王弘送酒也,即便就酌,醉而后归。”南朝梁·萧统《陶渊明传》:“尝九月九日出宅边菊丛中坐,久之,满手把菊,忽值 (王) 弘送酒至,即便就酌,醉而归。” 《宋书·隐逸传》、《南史·隐逸传》亦载。

【今译】 晋代陶潜字渊明 (一说名渊明,字元亮),隐居田园,嗜酒好饮。曾在九月九日重阳节这一天,因无酒可饮,只坐在宅旁菊花丛中,摘菊花满把消遣,远远望见有白衣仆役向这边走来,原来是刺史王弘派人来送酒,于是立刻打开便饮,酒醉而归。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赠酒、饮酒,或咏重阳节风物。

【典形】 白衣不至、白衣酒、白衣来、白衣送酒、白衣有意、陶令贫无酒、望白衣、阻却王弘、欢因送酒来、陶潜无酒。

【示例】

〔白衣不至〕 宋·陈与义《粹翁用奇父韵赋九日》:“白衣终不至,渺渺空愁予。”

〔白衣酒〕 唐·罗隐《菊》:“千载白衣酒,一生青女霜。”

〔白衣来〕 宋·辛弃疾《水调歌头·九日游云洞》:“酒亦关人何事,政自不能不尔,谁遣白衣来。”

〔白衣送酒〕 宋·张孝祥《郡侯遣骑至山中名醖》:“青壁倚天元未见, 白衣送酒故相关。”

〔陶令贫无酒〕元·萨都拉《病中杂咏》之六:“陶令贫无酒,郎官菊也无。”

〔望白衣〕 宋·杨万里《重九日两仍菊花未开》:“闭门幸免吹乌帽,有酒何须望白衣。”

〔阻却王弘〕 元·乔吉《折桂令·重九后一日游蓬莱山》:“重阳雨冷风清,阻却王弘,淡了渊明。”


【词语白衣送酒】  成语:白衣送酒汉语词典:白衣送酒

猜你喜欢

  • 当轴

    正处在车轴、车辆中心这样要害的位置上。比喻官居要位,处于主持国政的宰辅之臣的地位上。《汉书·公孙刘田王杨蔡陈郑传·赞》说:“车千秋丞相走进了伊尹、吕尚一类历史名相的行列,处在车轴、车辆中心这样要害的位

  • 用行舍藏

    《论语.述而》:“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孔子对弟子颜回说:“(有人)聘请我,我就去干;没有人用我,我就退隐。我想只有我和你才有这种进退的方法。”后因以指被任用则出仕,不

  • 光彩霁月

    见“光风霁月”。

  • 匡救弥缝

    《左传.僖公二十六年》:“纠合诸侯,而谋其不协,弥缝其阙,而匡救其灾。”后以“匡救弥缝”谓纠正错误,弥补阙失。《晋书.良吏传序》:“外虞孔炽,内难方殷,而匡救弥缝,方免倾覆。”并列 纠正错误,弥补缺失

  • 鼎湖弓

    源见“乘龙出鼎湖”。喻指已故帝王的遗泽或遗物。唐元稹《宪宗章武孝皇帝挽歌词》之二:“狼星如要射,犹有鼎湖弓。”

  • 覆盆难照

    源见“覆盆”。比喻蒙受冤屈,无从昭雪,或陷于困境,难有出头之日。唐骆宾王《萤火赋》:“睹兹流萤之自明,哀以覆盆之难照。”《好逑传》五回:“久知覆盆难照,已自分毕命于此。幸遇高贤大侠,倘蒙怜而垂手,则死

  • 阮郎

    源见“刘阮天台”。指阮肇,借指情郎。唐刘长卿《过白鹤观寻岑秀才不遇》诗:“应向桃源里,教他唤阮郎。”清孔尚任《桃花扇.传歌》:“配他公子千金体,年年不放阮郎归,买宅桃叶春水。”【词语阮郎】   汉语大

  • 救晋饥

    《左传.僖公十三年》:“冬,晋荐饥,使乞籴于秦。秦伯……谓百里:‘与诸乎?’对曰:‘天灾流行,国家代有,救灾恤邻,道也。行道有福。’……秦于是乎输粟于晋。”春秋时,鲁僖公十三年冬,晋国天灾,缺粮饥荒,

  • 恒河一沙

    源见“恒河沙数”。比喻极其渺小。清 和邦额《夜谭随录.宋秀才》:“宋阴念一身蜩寄世间,真如恒河一沙,沧海一粟。”偏正 形容渺不足道。清·和邦额《夜谭随录·宋秀才》:“宋阴念一身蜩寄世间,真如~,沧海一

  • 胡姬

    汉辛延年《羽林郎》诗:“依倚将军势,调笑酒家胡。胡姬年十五,春日独当垆。”原指胡人酒店中的卖酒女,后泛指酒店中卖酒的女子。唐李白《少年行》之二:“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宋周邦彦《迎春乐》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