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痛心疾首

痛心疾首

形容伤心而头痛或痛恨达到了极点。公元前580年,秦晋两国于令狐结盟。不久之后,秦国又背弃盟约,转而联合狄、楚,唆其攻晋。公元前578年,晋厉公以吕相为使赴秦宣布与秦断交,还纠集九国诸侯伐秦。吕相在历数秦国背信弃义罪行之后代表晋国国君宣布,诸侯听到这些,对贵国都很痛心疾首,而进一步亲近寡人。寡人率领他们前来乞求和好。您若与我们结盟,这是我们最大的愿望,我们就立即退兵,不敢求战。您如不施恩惠,寡人不才,就不能率领诸侯退走了。这样,双方发生了麻隧之战,秦军失败而退。

【出典】:

左传·成公十三年》:“诸侯备闻此言,斯是用痛心疾首,昵就寡人。寡人帅以听命,唯好是求。君若惠顾诸侯,矜哀寡人,而赐之盟,则寡人之愿也。其承宁诸侯以退,岂敢徼乱?君若不施大惠,寡人不佞,其不能以诸侯退矣。”

【例句】: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章帝纪》建初五年诏:“朕之不德,上累三光,震栗忉忉,痛心疾首。”晋·潘岳《杨仲武诔》:“临命忘身,顾恋慈母;哀哀慈母,痛心疾首。”


并列 疾首,头痛。形容痛恨或悲伤到了极点。语出《左传·成公十三年》:“诸侯备闻此言,斯是用痛心疾首,昵就寡人。”廖静文《徐悲鸿一生》:“这使每一个具有爱国心的中国人,无不~。”△多用于悲伤和痛恨两种感情兼有的时候。→切齿腐心 ↔乐不可支。 也作“疾首痛心”、“痛心拔脑”。


【词语痛心疾首】  成语:痛心疾首汉语词典:痛心疾首

猜你喜欢

  • 呼大将如小儿

    呼唤大将如呼唤小孩一般。 形容待人轻慢无礼。语出《史记.淮阴侯列传》:“(萧)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韩)信所以去也。’”清.仇兆鳌《杜诗详注.附录》:“当时少陵诗名,推重海内

  • 吐文茵

    同“吐车茵”。唐白居易《题周皓大夫新亭子二十二韵》:“侍儿催画烛,醉客吐文茵。”

  • 卜夏之痛

    源见“丧明之痛”。指丧子。夏,子夏,名卜商。明张居正《答司成张宏阳书》:“承华翰,知公有卜夏之痛。得许司成书,极言公苦悰,殊为悬念。”

  • 步后尘

    明.屠隆《昙花记.讨贼立功》:“副帅好当前队,老夫愿步后尘”。后尘是走路时扬起的尘土。后以步后尘指跟在别人后面追随、模仿,学人家样子。亦作“步人后尘”。《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九四回:“其实这件事,首先

  • 钟鼓玉帛

    见“玉帛钟鼓”条。

  • 忧天倾

    同“忧天”。唐李白《梁甫吟》:“白日不照吾精诚,杞国无事忧天倾。”

  • 射雉如皋

    源见“如皋射雉”。谓以才艺赢得心爱人的欢心。元无名氏《渔樵记》二折:“你怎不学贾氏妻,只为射雉如皋笑靥开。”

  • 香花供养

    《金刚经.持经功德分》:“在在处处,若有此经,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所应供养……以诸华香而散其处。”后因以“香花供养”表示虔诚致敬。《聊斋志异.钟生》:“某诚不足称好逑,然家门幸不辱寞。倘得再生,香花供养

  • 金屋藏娇

    旧题汉.班固撰《汉武故事》:“(胶东王)数岁,长公主嫖抱置膝上,问曰:‘儿欲得妇不?’胶东王曰:‘欲得妇。’长主指左右长御百余人,皆云不用。末指其女问曰:‘阿娇好不?’于是乃笑对曰:‘好!若得阿娇作妇

  • 游鱼听不沉

    同“瓠巴鼓瑟”。南朝 陈江总《赋咏得琴诗》:“戏鹤闻应舞,游鱼听不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