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甘之如荠

甘之如荠

《诗.邶风.谷风》:“谁谓荼苦,其甘如荠。”郑玄笺:“荼诚苦矣,而君子于己之苦毒又甚于荼,比方之荼,则甘如荠。”荼,一种苦菜。荠,荠菜。虽有如荼之苦,亦觉甘如荠,后以“甘之如荠”谓乐意做之事,虽苦犹甘。《晋书.刘沈传》:“投袂之日,期之必死,葅醢之戮,甘之如荠。”亦作“甘心如荠”。《梁书.范云传》:“今日就戮,甘心如荠。”


述补 甘,甜。荠,荠菜。意指心中乐意去做的事,虽有如荼之苦,犹甘如荠。语本《诗经·邶风·谷风》:“谁谓荼苦?其甘如荠。”郑玄笺:“荼诚苦矣,而君子于己之苦毒又甚于荼,比方之荼,则甘如荠。”《晋书·刘沈传》:“投袂之日,期之必死,葅醢之戮,~。”△褒义。用于描写情趣。也作“甘心如荠”。


【词语甘之如荠】  成语:甘之如荠汉语词典:甘之如荠

猜你喜欢

  • 牛刀小施

    同“牛刀小试”。清李渔《黄河篇》诗:“谬谓大禹奋全力,牛刀小施同割鸡。”

  • 土馒头

    俗称坟墓为“土馒头”,因其形状相似。宋代范成大《重九日行营寿藏之地》诗:“纵有千年铁门限,终须一个土馒头。”铁门限:喻门禁森严,防患甚固。【词语土馒头】   汉语大词典:土馒头

  • 铁案

    源见“南山铁案”。指不能推翻的定案。郑观应《盛世危言.交涉上》:“其不合乎律例者,彼公使领事纵百计恃强要挟,官可罢,头可断,铁案终不可移。”亦指定论。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三篇一章:“在商代以前,

  • 尝鼎一脔

    《吕式春秋.察今》:“尝一脟肉而知一镬之味,一鼎之调。”鼎在古代是烹煮食物的器皿,脔指切成小块的肉。尝鼎一脔原意是尝鼎镬中的一块肉,便可知鼎镬中食物的滋味。后用尝鼎一脔比喻根据部分可推知全体。王安石《

  • 十行

    《后汉书.循吏传序》:“其(光武帝)以手迹赐方国者,皆一札十行,细书成文。”后因以“十行”代指皇帝的手札或诏书。明张居正《拟唐回鹘率众内附贺表》:“伏以圣主中兴,九译戴同文之治;名王内附,十行承赐札之

  • 飞鸮革音

    源见“泮林革音”。比喻在好环境下改恶从善。南朝 宋谢灵运《佛影铭》:“庶推诚心,颇感万物。飞鸮有革音之期,阐提获自拔之路。”

  • 斗筲小器

    见“斗筲之人”。【词语斗筲小器】  成语:斗筲小器汉语大词典:斗筲小器

  • 赠鞭策

    源见“绕朝策”。借指临别赠言或致送书信。清毛奇龄《送同年范太史还吴门》诗:“衔杯徐起赠鞭策,意气厉落不可当。”

  • 煎心

    心中如煎,形容极其焦灼痛苦。梁简文帝《倡楼怨节》诗:“片光片影皆丽,一声一抟煎心。”【词语煎心】   汉语大词典:煎心

  • 孤鹤归飞

    源见“辽东鹤”。指重返故地,用以感叹世事变迁。宋陆游《沁园春》词:“孤鹤归飞,再过辽天,换尽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