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扶桑”。汉刘桢《大暑赋》:“羲和总驾发扶木,太阳为舆达炎烛。”南朝 宋谢灵运《顺东西门行》:“出西门,眺云间,挥斤扶木坠虞泉。”【词语扶木】 汉语大词典:扶木
《国语.周语下》:“昔史佚有言:‘动莫若敬,居莫若俭,德莫若让,事莫若咨’……居俭动敬,德让事咨,而能避怨,以为卿佐,其有不兴乎!”后因以“德让”指礼让。汉扬雄《法言.先知》:“修之以礼义,则下多德让
《楚辞.九歌.国殇》:“霾(同埋)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这是一首祭祀为国牺牲的将士的赞歌,热情歌颂了他们的英雄气概和壮烈精神。埋两轮暗喻战争失利之典,也可咏坚守阵地誓死不退却的献身精神。清.
明代孙一元,自号太白山人,自称秦(今属陕西)人。善为诗,品性孤高,踪迹无定。曾携带铁笛鹤瓢,遍游名胜。正德间隐居在苕溪(今浙江湖州),与当时罢官回乡的刘麟、龙霓、陆昆和隐士吴珫(chōng充)结社倡和
见“遗簪坠屦”。《周书·韦传》:“昔人不弃~者,恶与之同出,不与同归。”【词语遗簪坠履】 成语:遗簪坠履汉语大词典:遗簪坠履
《后汉书.贾复传》:“贾复字君文,南阳冠军人也。……光武至信都,以复为偏将军。及拔邯郸,迁都护将军。……又北与五校战于真定,大破之。复伤创甚。光武大惊曰:‘我所以不令贾复别将者,为其轻敌也。果然,吾失
比喻说话少的人。《淮南子.说山训》:“人有多言者,犹百舌之声;人有少言者,犹不脂之户也。”高诱注:“言其不多鸣,故不脂之喻无声也。一说,不脂之户难开闭,亦喻人少言语也。”【词语不脂户】 汉语大词典
源见“丰城剑气”。指传说雷焕子雷华佩剑堕入延平津化龙飞去之事。比喻帝业成而功臣隐遁。明徐灿《永遇乐.舟中感旧》词:“近水残阳,龙归剑杳,多少英雄泪血。”
源见“郁林石”。谓为官清廉,卸任时两袖清风。清吴伟业《简武康姜明府》诗之二:“知君趋召日,取石压归航。”
源见“徐娘半老”。指女子年老美貌未减。明高启《东池看芙蓉》诗:“半愁霜露绮蒹葭,老去徐娘犹窈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