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琴得焦桐

琴得焦桐

源见“焦尾琴”。形容善于鉴拔良材。宋陈师道《何复教授以事待理》诗:“骥收盐坂车前足,琴得焦桐爨下声。”


【典源】 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三:“汉灵帝时,陈留蔡邕,以数上书陈奏,忤上旨意,又内宠恶之,虑不免,乃亡命江海,远迹吴会。至吴,吴人有烧桐以爨 (cuan) 者,邕闻火烈声,曰:‘此良材也。’因请之,削以为琴,果有美音,而其尾焦,因名‘焦尾琴’。”《艺文类聚》卷四十四亦引,末有“有殊声焉”一句。《后汉书·蔡邕列传》亦载。

【今译】 汉灵帝时,蔡邕因触犯灵帝,而遁迹江湖,来到吴地。他见吴地有人用桐木烧火做饭,听到木头爆裂声,说:“这是做琴的良材啊。”取来做成琴,果然音色纯美,不同凡响。由于琴尾尚留有火烧的焦痕,故称为“焦尾琴”。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善于鉴拔人才; 也以“焦桐”等称良琴或素质优秀的人; 以“爨下焦”等比喻良材不得其用,遭受弃置。

【典形】 暗辨桐声、蔡邕琴、爨琴、爨桐、爨下焦、爨余、带火焦桐、焦琴、焦桐、焦梧桐、焦尾、琴得焦桐、琴桐、桐尾、尾半焦、薪余、邕琴、桐薪鸣灶、桐遇知音、爨余音、爨余材、爨下余、爨下声、炊爨得琴材、樵爨得孤桐、翠桐入爨、怜焦尾。

【示例】

〔暗辨桐声〕 唐·张籍《送杨州判官》:“闲怜鹤貌偏能画,暗辨桐声自作琴。”

〔蔡邕琴〕 清·陆圻《送朱生之秣陵》:“醉后难忘公瑾曲,愁来独抱蔡邕琴。”

〔爨琴〕 清·唐孙华《试院即事兼示同事》:“但愁袭锦收燕石,为爱清弦惜爨琴。”

〔爨桐〕 元·姚燧《新水令·冬怨》:“琴闲吴爨桐,箫歇秦台风。”

〔爨下焦〕 宋·陆游《书怀》:“青黄未胜沟中断,宫徵何殊爨下焦?”

〔爨余〕 唐·骆宾王《上兖州刺史启》:“岂若听清音于爨余,则枯桐发响。”

〔带火焦桐〕 唐·刘禹锡《答杨八敬之绝句》:“饱霜孤竹声偏切,带火焦桐韵本悲。”

〔焦琴〕 宋·刘过《贺新郎·去年秋余试牒四明》:“人道愁来须��酒, 无奈愁深酒浅。但托意焦琴纨扇。”

〔焦桐〕 唐·张祜《思归引》:“焦桐弹罢丝自绝,漠漠暗魂愁夜月。”

〔焦尾〕 唐·顾况《谢王郎中见赠琴鹤》:“此琴等焦尾,此鹤方胎生。”

〔琴得焦桐〕 宋·陈师道《何复教授以事待理》:“骥收盐坂车前足,琴得焦桐爨下声。”

〔琴桐〕 清·唐孙华《刘韦斋学博于讲舍》:“事等琴桐爨,形惭社栎全。”

〔桐尾〕 唐·白居易《除忠州寄谢崔相公》:“剑锋缺折难冲斗,桐尾烧焦岂望琴。”

〔尾半焦〕 宋·陆游《秋夕》:“栈边老骥心空在,爨下残桐尾半焦。”

〔薪余〕 宋·黄庭坚《和刘景文》:“牛铎调黄钟,薪余合琴瑟。”

〔邕琴〕 唐·温庭筠 《上学士舍人启》:“荀铎摇车,邕琴入爨。”


猜你喜欢

  • 鸾凤鸣和

    见“鸾凤和鸣”。明·吴中情奴《相思谱》8折:“一日三秋思念苦,何时~。”

  • 抔土未乾

    谓陵墓之土还没乾。唐代骆宾王《为徐敬业讨武氏檄》:“一抔之土未乾,六尺之孤何托。”一抔( ㄆㄡˊ póu 掊):犹言一掬。以手掬物叫抔。

  • 仰人眉睫

    《北史.崔亮传》:“自可观书于市,安能看人眉睫乎!”后以“仰人眉睫”谓看别人脸色行事。《恨海》十回:“他倒说:‘我不惯仰人眉睫,’我听了这句话,倒不便再劝他了。”述宾 睫,睫毛。看别人面部表情而行事。

  • 玉界尺

    《新五代史.唐六臣传.赵光逢》:“光逢(字延吉),在唐,以文行知名,时人称其方直温润,谓之玉界尺。”旧时以“玉界尺”比喻正直而温和的人。【词语玉界尺】   汉语大词典:玉界尺

  • 百两迓

    《诗经.召南.鹊巢》:“维鹊有巢,维鸠居之。之子于归,百两御之。”汉.毛氏传:“百两,百乘也。诸侯之子嫁于诸侯,送御者百乘。”东汉.郑玄笺:“御,迎也。”百两迓,即百辆车迎迓,由“百两御”来。上面所引

  • 射乌

    同“射日”。清陈梦雷《西曹坐系书怀兼寄两弟》诗:“脱兔已非伤离罼,射乌偏误指衔环。”【词语射乌】   汉语大词典:射乌

  • 彦辅怜卫叔

    《晋书.卫瓘传》附《卫玠传》:“玠字叔宝。……玠妻父乐广,有海内重名,议者以为‘妇公冰清,女婿玉润’。”《晋书》卷四十三《乐广传》:“乐广字彦辅,南阳淯阳人也。”晋.乐广字彦辅将女嫁与卫玠(叔宝),一

  • 吹箫声断

    源见“乘鸾”。喻指意中人离去。宋辛弃疾《满江红》词:“人去后,吹箫声断,倚楼人独。”

  • 人柳三眠

    《三辅旧事》(清.张澍辑):“汉武帝苑中有柳状如人,号曰人柳,一日三眠三起。”宋赵令畴《候鲭录》卷二:“李商隐《江之嫣赋》云:‘岂如河畔牛星,隔岁祇闻一过。不及苑中人柳,终朝剩得三眠。’汉苑有人形柳,

  • 车上吐茵

    源见“醉吐相茵”。指丙吉的驾车人因醉吐污车垫子。宋黄庭坚《思亲汝州作》诗:“车上吐茵元不逐,市中有虎竟成疑。”【词语车上吐茵】  成语:车上吐茵汉语大词典:车上吐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