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爱才若渴

爱才若渴

爱才:爱慕贤才。若渴:好像口渴想喝水一样。指爱慕贤才,像口渴想喝水一样。王时敏(1591-1680年),字逊之,号烟客,又号西庐老人,太仓(今江苏太仓县)人。明崇祯初年,因祖父王锡爵曾为明万历时大学士兼首辅,王时敏荫官为太常寺(掌礼仪事务)少卿。因他出于高门之后,文采早为称著。清兵入关,明亡以后,他家住不出。他曾受过董其昌真传;对黄公望书法绘画深有研究,晚年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王时敏很是爱慕贤才,急欲求得,像口渴想喝水一样,全国各地善长于绘画及爱好艺术的人们,后面人的脚尖接着前面人的脚跟来到他的门下,得到他的指导和传授,创作出来的作品没有不闻名于当时绘画界的,王时敏成为清代初期绘画群英聚集的领袖。

【出典】:

清史稿》卷504《艺术传三·王时敏传》13900页:“(王时敏)爱才若渴,四方工画者踵接于门,得其指授,无不知名于时,为一代画苑领袖。”

【例句】:

清·刘鹗《老残游记》4回:“宫保求贤,爱才若渴;太尊治盗,疾恶如仇。” 清·刘鹗《老残游记》6回:“宫保爱才若渴,兄弟实在佩服的。”


主谓 爱慕贤才,急欲求得,就像口渴急于喝水一样。鲁迅《上海文艺之一瞥》:“他们发见了佳人并非因为‘~’而做婊子的,佳人只为的是我。”※若,不读luò。△褒义。用于形容十分爱重人才。一爱才怜弱 思贤如渴 爱才好士 爱人好士。也作“爱才如命”。


【词语爱才若渴】  成语:爱才若渴汉语词典:爱才若渴

猜你喜欢

  • 吞毡

    源见“苏武节”。表示坚贞不屈。苏曼殊《落日》诗:“谁知北海吞毡日,不爱英雄爱美人。”【词语吞毡】   汉语大词典:吞毡

  • 陈抟抚掌

    同“陈抟堕驴背”。柳亚子《次韵和刘仁女士》之一:“驴背陈抟应抚掌,瓮头李白剩吟诗。”

  • 夜半有力

    源见“藏舟去壑”。谓自然规律力大无穷。清黄景仁《咏怀》之九:“造物用深文,夜半多有力。”

  • 汉君识履

    源见“郑履”。指君王极为熟悉重臣。北周庾信《周太傅郑国公夫人郑氏墓志铭》:“骖乘则晋侯停舆,来朝则汉君识履。”【典源】《汉书·郑崇传》:“郑崇字子游,(傅)喜为大司马,荐崇,哀帝擢为尚书仆射。数求见谏

  • 蝇粪点玉

    苍蝇的粪能够玷污美玉,比喻奸佞害善。宋陆佃《埤雅》:“青蝇粪尤能败物,虽玉犹不免,所谓蝇粪点玉是也。”主谓 点,玷污。比喻完美的事物遭到玷污或正直的人遭到谗人的诽谤诬蔑。语本唐·陈子昂《宴胡楚真禁所》

  • 迁鼎

    源见“禹鼎”。谓迁都。鼎,指代国都。北魏 于子建《武德郡建沁水石桥记》:“属皇朝迁鼎,卜食漳滨,遂方割四县,在古州城置武德郡焉。”【词语迁鼎】   汉语大词典:迁鼎

  • 东林十八贤

    源见“莲社”。指晋代在庐山 东林寺结莲社的十八位僧俗。明袁宏道《途中怀大兄》诗:“东林十八贤,高举标奇致。”【词语东林十八贤】   汉语大词典:东林十八贤

  • 捉发

    同“吐哺握发”。三国 魏应璩《荐和模笺》:“方今海内企踵,欣慕捉发之德;山林投褐,思望旌弓之招。”晋陆云《晋故豫章内史夏府君诔》:“岂方伊类,捉发躬勤。”【词语捉发】   汉语大词典:捉发

  • 一家之说

    见“一家之言”。《旧唐书·陆贽传》:“听~则例理可征;考历代所行,则成败异效。”【词语一家之说】  成语:一家之说汉语大词典:一家之说

  • 安车软轮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始以蒲轮迎枚生,见主父而叹息。”《汉书.武帝纪》:“遣使者安车蒲轮,束帛加璧,征鲁申公。”颜师古注:“以蒲裹轮,取其安也。”后因以“安车软轮”指尊老聘贤所用的车子。《后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