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灭门

灭门

指占卜官残害他人而使全家满门被处死。后以此典比喻残酷刑罚。西汉时,统治者仍依古代传统习惯任用占卜官之推算来测定国家大事。平时与卜官有点小怨小隙之人,常被他们借用公法来杀害;卜官们随心所欲地中伤他人,因此而遭到破族全家满门被处死的不计其数。此典又作“灭门绝户”、“灭门之祸”。

【出典】:

史记》卷128《龟策列传》3224页:“素有眦睚(zì yá自牙,怒目而视。引申为小仇恨)不快,因公(假借国法)行诛(杀死对方);恣(zì字)意(任意)所伤,以(因而)破族灭门者,不可胜(shēng升,尽)数。”

【例句】:

汉·王符《潜夫论·实边》:“不便水土,类多灭门。” 唐·令狐德棻等撰《周书·王轨传》:“皇太子,国之储副。事有蹉跌,便至灭门之祸。” 元·关汉卿《鲁斋郎》第3折:“纵是你旧媳妇、旧丈夫,依旧欢聚,可送的俺一家儿灭门绝户。” 明·谢谠《四善记·天佑阴功》:“此辈合赴汤池,令毒蛇吞噬,以罚其身,眼前之报。男盗女娼,灭门绝户,日后之报。”


【词语灭门】   汉语词典:灭门

猜你喜欢

  • 门外辙

    源见“长者辙”。指来访者的车马。宋陆游《苦贫戏作》诗:“客散难求门外辙,衣穿徒有鬓边丝。”

  • 忘年交

    《初学记》卷十八引晋张隐《文士传》:“祢衡有逸才,少与孔融交,时衡未满二十,而融已五十,敬衡才秀,忘年殷勤。”《后汉书.祢衡传》亦有类似记载。后因以“忘年交”指才德相契,不拘年龄、行辈而结成的知交。清

  • 延津之合

    同“延津剑合”。清余怀《板桥杂记.轶事》:“扫眉才子,慧业文人,时节因缘,不得不为‘延津之合’矣。”见“延津剑合”。清·余怀《板桥杂记·轶事》:“扫眉才子,慧业文人,时节因缘,不得不为~矣。”【词语延

  • 鞭血

    同“神人鞭血”。清 丘逢甲《疾风甚雨海山苍茫》诗:“震地瓦声飞汉屋,雨空鞭血断秦桥。”【词语鞭血】   汉语大词典:鞭血

  • 若要不知,除非莫为

    表示只要作了坏事,终究会被人发觉。语出汉.枚乘《上书谏吴王》:“欲人勿闻,莫若勿言;欲人勿知,莫若勿为。”后多引作〔若要不知,除非莫为〕。《三国演义》五四回:“国太曰:‘若要不知,除非莫为。满城百姓,

  • 仙氅

    同“仙人氅”。唐郑谷《所知从事近藩偶有怀寄》诗:“水墨画松清睡眼,云霞仙氅挂吟身。”【词语仙氅】   汉语大词典:仙氅

  • 剡溪游

    同“剡川游”。唐李群玉《腊夜雪霁月彩交光开阁临轩竟睡不得》诗:“怀哉梁园客,思作剡溪游。”

  • 橘洲

    源见“千头木奴”。借指家乡柑橘树。宋苏轼《虔守霍大夫监郡许朝奉见和》诗:“秋思生莼鲙,寒衣待橘洲。”【词语橘洲】   汉语大词典:橘洲

  • 头为城,尾为旌

    《吕氏春秋.恃君览.行论》:“尧以天下让舜,鮌为诸侯,怒于尧曰:‘……今我得地之道,而不以我为三公。’以尧为失论。欲得三公,怒甚猛兽,欲以为乱。比兽之角,能以为城;举其尾,能以为旌。”唐尧之时,尧以天

  • 芹宫

    源见“泮水”。学宫、学校的代称。明无名氏《鸣凤记.邹林游学》:“俊髦虽育芹宫,桃李未荣上苑。”【词语芹宫】   汉语大词典:芹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