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流霞酒

流霞酒

源见“流霞”。指美酒。唐李商隐《武夷山》诗:“只得流霞酒一杯,空中箫鼓当时回。”


【典源】 汉·王充《论衡·道虚》:“ (项) 曼都好道学仙,委家亡去,三年而返。家问其状,曼都曰:‘去时不能自知,忽见若卧形,有仙人数人,将我上天,离月数里而止。见月上下幽冥,幽冥不知东西。居月之旁,其寒凄怆。口饥欲食,仙人辄饮我以流霞一杯。每饮一杯,数月不饥。不知去几何年月,不知以何为过,忽然若卧,复下至此。’河东号之曰‘斥仙’。”晋·葛洪《抱朴子·祛惑》亦载,后作“仙人但以流霞一杯,与我饮之,辄不饥渴。忽然思家,到天帝前谒拜失仪,见斥来还。令常更自修积,乃可得更复矣。……河东因号曼都为斥仙人。”

【今译】 传说河东人项曼都好道学仙,离家出走,三年后回来。家中人问他,曼都说:“我去时自己也不清楚,忽然觉得好象是睡倒,有几位仙人,将我带上天,在离月亮几里的地方停下。见月亮在太空中运行,分辨不清东南西北。在月亮旁觉得十分寒冷。我觉饿时,仙人就给我一杯流霞酒喝。每喝一杯,可以几个月不饿。不知经过多少年月,我想念家乡,因在天帝前行礼失仪,被斥还下界。”河东一带都称项曼都为斥仙人。

【释义】 后以此典借指美酒、仙酒;或用以形容仙道生活。

【典形】 流霞、流霞杯、流霞酒、霞杯、霞浆、霞醴、霞影入仙杯、霞盏、霞酌、仙杯落晚霞、一杯霞、饮霞、醉流霞、酒泛流霞、霞石杯、紫霞杯。

【示例】

〔流霞〕 唐·韦述《奉和圣制送张说》:“赋诗开广宴,赐酒酌流霞。”

〔流霞杯〕 隋·鲁范《神仙篇》:“霜分白鹿驾,日映流霞杯。”

〔流霞酒〕 唐·李商隐《武夷山》:“只得流霞酒一杯,空中箫鼓当时回。”

〔霞杯〕 宋·吕渭老《念奴娇·赠希文宠姬》:“短短霞杯,温温罗帕,妙语书裙幅。”

〔霞浆〕 唐·武则天《早春夜宴》:“务使霞浆兴,方乘泛洛归。”

〔霞醴〕 五代 · 欧阳炯 《花间集序》:“是以唱云谣则金母词清,挹霞醴则穆王心醉。”

〔霞影入仙杯〕 唐·骆宾王《春晚从李长史游》:“云光栖断树,霞影人仙杯。”

〔霞盏〕 宋·吕渭老《选冠子》:“谁念少年,齿怯梅酸,病疏霞盏。”

〔霞酌〕 唐·钱起《寻华山云台观道士》:“霓裳谁之子,霞酌能示客。”

〔仙杯落晚霞〕 唐·沈佺期《幸白鹿观应制》:“圣藻垂寒露,仙杯落晚霞。”

〔一杯霞〕 宋·王安石《春雨》:“幽期无可奈,强嚼一杯霞。”

〔饮霞〕 唐·孟郊《招文士饮》:“相劝罢吟雪,相从愁饮霞。”

〔醉流霞〕 唐·孟浩然《宴梅道士山房》:“童颜若可驻,何惜醉流霞。”


猜你喜欢

  • 没字

    同“没字碑”。康有为《请废八股试帖楷法试士改用策论折》:“试官妄取,谬种展转以相传;学子循声,没字空疏而登第。”【词语没字】   汉语大词典:没字

  • 艾气

    42` 宋.邵博《闻见后录》卷三十:“士人口吃,刘贡文嘲之曰:‘本是昌徒,又为非类,虽无雄士,却有艾气。’盖周昌、韩非、扬雄、邓艾曾口吃也。”又,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邓艾口吃,语称‘

  • 名高难副

    《后汉书.黄琼传》:“峣峣者易缺,皦皦者易污。《阳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后因以“名高难副”谓盛名之下,实际难与相符。《北史.邢卲传》:“当时文人,皆卲之下,但以不持威仪,名高难副,

  • 张影

    同“张三影”。宋刘辰翁《一剪梅.和人催雪》词:“歌者不来今几时。姜影无词,张影无词。”

  • 莼菜羹

    源见“莼羹鲈脍”。泛指故乡饭菜。表示思乡情切。唐岑参《送许子擢第归江宁拜亲因寄王大昌龄》诗:“六月槐花飞,忽思莼菜羹。”

  • 两鸟停语

    唐韩愈《双鸟诗》:“双鸟海外来,飞飞到中州。一鸟落城市,一鸟集岩幽,不得相伴鸣,尔来三千秋。两鸟各闭口,万象衔口头。”后以“两鸟停语”喻人生愁闷。宋刘克庄《贺新郎.四用缕字韵为王实之寿》词:“又那知、

  • 胶船

    晋皇甫谧《帝王世纪.周》:“昭王在位五十一年,以德衰南征,及济于汉,楚人恶之,乃以胶船进王。王御船至中流,胶液船解,王及祭公俱没于水中而崩。”后以“胶船”比喻无济于事或处境危殆。北周庾信《哀江南赋》:

  • 郑人争年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郑人有相与争年者,一人曰:‘吾与尧同年。’其一人曰:‘我与黄帝之兄同年。’讼(争论)此而不决。以后息者为胜耳。”郑人凭空争论年岁,这种无谓的争论既没有根据,也没有标准,故是无

  • 泗石

    《书.禹贡》:“峄阳孤桐,泗滨浮磬。”孔传:“泗水涯水中见石,可以为磬。”后因以“泗石”称磬石。唐司空图《成均赋》:“孤桐韬响,惟均雨露之濡;泗石含清,未冠云韶之节。”【词语泗石】   汉语大词典:泗

  • 染竹成斑

    源见“湘妃竹”。指斑竹。唐宋之问《晚泊湘江》诗:“唯馀望乡泪,更染竹成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