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武安振瓦

武安振瓦

武安:今河北武安县西南。此典指秦军驻扎在武安以西,擂鼓呐喊声音震动屋瓦。后以此典比喻军队声威正盛;或形容气势雄大。公元前270年,秦军进攻阏与(今山西和顺),赵惠文王便派赵奢为将,领兵去援救阏与。军队离开邯郸(今河北邯郸)三十里,赵奢向全军下令说:“有谁敢为军事进谏的处死刑。”秦军驻扎在武安以西,擂鼓呐喊,大张声势,武安屋瓦都震动。但秦军最后还是被赵奢率领的赵国军队打败。此典又作“瓦震”、“武安瓦振”、“气振武安瓦”、“武安振瓦”、“振瓦”、“震地瓦声”。

【出典】:

史记》卷81《廉颇蔺相如列传》2445页:“王乃令赵奢将,救之。兵出邯郸三十里,而令军中曰:‘有以军事谏者死。’秦军军(军队驻扎)武安西,秦军鼓噪(擂鼓呐喊)勒兵,武安屋瓦尽振(通“震”)。”

【例句】:

北周·庾信《周柱国慕容公神道碑》:“劬劳役行,辛苦行阵,勇过溺骏,气逾瓦震。” 庾信《拟咏怀》之十二:“武安檐瓦振,昆阳猛兽奔。” 唐·李白《饯李副使藏用移军广陵序》:“良牧出祖,烈将登筵。歌酣易水之风,气振武安之瓦。” 李白《发白马》:“武安有振瓦,易水无寒歌。” 明·汤显祖《紫箫记》:“庙算投壶,军威振瓦,豹额麟符,飞腾战伐。” 清·丘逢甲《疾风甚雨海山苍茫》:“震地瓦声飞汉屋,雨空鞭血断秦桥。”


【典源】《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王乃令赵奢将,救之。兵去邯郸三十里,而令军中曰:‘有以军事谏者死。’秦军军武安西,秦军鼓噪勒兵,武安屋瓦尽振。”

【今译】 战国时秦军攻打韩国,赵王派大将赵奢领兵援救。赵奢率军只离开都城邯郸三十里,即扎营不进,并下令:“有进谏军事的处死。”目的是引秦军前来。秦军驻在武安之西,擂鼓呐喊布列军队,使得武安城内的屋瓦都振动了。

【释义】后以此典形容军队声威正盛; 或形容气势雄大。

【典形】 气振武安瓦、瓦震、武安瓦振、武安振瓦、振瓦、震地瓦声、气振长平瓦、屋瓦飞。

【示例】

〔气振武安瓦〕 唐·李白《饯李副使藏用移军广陵序》:“良牧出祖,烈将登筵。歌酣易水之风,气振武安之瓦。”〔瓦震〕 北周·庾信《周柱国慕容公神道碑》:“劬劳役行,辛苦行阵,勇过溺骏,气逾瓦震。”

〔武安瓦振〕 北周·庾信《拟咏怀》之十二:“武安檐瓦振,昆阳猛兽奔。”

〔武安振瓦〕 唐·李白 《发白马》:“武安有振瓦,·易水无寒歌。”

〔振瓦〕 明·汤显祖《紫箫记》:“庙算投壶,军威振瓦,豹额麟符,飞腾战伐。”

〔震地瓦声〕 清·丘逢甲《疾风甚雨海山苍茫》:“震地瓦声飞汉屋,雨空鞭血断秦桥。”


猜你喜欢

  • 景山?

    《三国志.魏书.徐邈传》:“徐邈字景山,燕国蓟人也。……魏国初建,为尚书郎。时科禁酒,而邈私饮至于沉醉。”《南齐书》卷五十四《高逸传.何点传》:“求弟点,少不仕。宋世征为太子洗马,不就。隐居东离门卞望

  • 梦赋佳句

    梁.钟嵘《诗品》卷中《宋法曹参军谢惠连》:“小谢才思富捷,恨其兰玉夙凋,故长辔未聘。《秋怀擣衣》之作,虽复灵运锐思,亦何以加焉。又工为绮丽歌谣,风人第一。《谢氏家录》云:‘康乐每对惠连,辄得佳语。后在

  • 充庖

    《礼记.王制》:“三为充军之庖。”后以“充庖”谓供作食用。唐刘禹锡《代京兆韦尹进野猪状》:“既堪充庖,辄敢上献。”【词语充庖】   汉语大词典:充庖

  • 卜商修文

    同“地下修文”。宋王安石《葛兴祖挽辞》:“孙宝暮年犹主簿,卜商今日更修文。”

  • 娲皇炼石

    同“女娲补天”。柳亚子《香凝同志因母病促归》诗之二:“杞妇崩城恸,娲皇炼石才。

  • 檄愈头风

    《三国志.魏书.王粲传》附陈琳、阮瑀事“军国书檄,多琳、瑀所作也”裴松之注引《典故》:“琳作诸书及檄,草成呈太祖。太祖先苦头风,是日疾发,卧读琳所作,翕(音xī,迅疾)然而起曰:‘此愈我病’数加厚赐。

  • 宿舂

    《庄子.逍遥游》:“适莽苍者三飡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本指隔夜舂米备粮,后因以“宿舂”指少量的粮食。《周书.韦孝宽传》:“常以边外之军,引其腹心之众。我无宿舂之费,彼有奔

  • 玉卮无当

    《韩非子.外储说右上》:“堂谿公见昭侯曰:‘公有白玉之卮而无当,有瓦卮而有当,君渴,将何以饮?’君曰:‘以瓦卮。’堂谿公曰:‘白玉之巵美,而君不以饮者,以其无当耶?’君曰:‘然。’堂谿公曰:‘为人主而

  • 关门令尹

    同“关令”。唐 崔曙《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诗:“关门令尹谁能识,河上仙翁去不回。”

  • 老寅台

    源见“同寅协恭”。旧时对同僚的尊称。《儒林外史》二三回:“董知县道:‘倒没甚么事,只有个做诗的朋友在贵治,叫做牛布衣,老寅台青目一二,足感盛情。’”【词语老寅台】   汉语大词典:老寅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