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汉书.刘玄传》:“刘玄字圣公,光武族兄也。……光武及兄伯升亦起舂陵,与诸部合兵而进。……号圣公为更始将军。众虽多而无所统一,诸将遂共议立更始为天子。……初,王莽败,唯未央宫被焚而已,其余宫馆一无所
同“中目”。元郑光祖《倩女离魂》一折:“俺本是乘鸾艳质,他须有中雀丰标。”【词语中雀】 汉语大词典:中雀
源见“溺篑”。指受欺遭辱。《韩非子.难言》:“宰予不免于田常,范雎折胁于魏。”唐柳宗元《上西川武元衡相公谢抚问启》:“俾折胁膑脚之伦,得自拂饰,以期效命于鞭策之下。”【词语折胁】 汉语大词典:折胁
源见“犊车麈尾”。指牛车或粗俗小车。唐李商隐《哭遂州萧侍郎二十四韵》:“啸傲张高盖,从容接短辕。”宋苏轼《书韩幹〈牧马图〉》诗:“王良挟策飞上天,何必俯首服短辕?”【词语短辕】 汉语大词典:短辕
晋.徐广《孝子传.吴猛》:“吴猛年七岁,时夏日,伏于亲床下,恐蚊䖟及父母。”(见《说郛》卷五十八)《晋书.吴猛传》:“吴猛,豫章人也。少有孝行,夏日常手不驱蚊,惧其去己而噬亲也。”晋.陶潜《搜神后记》
源见“毛义捧檄”。谓孝子为养亲而出仕。明高启《送倪雅》诗:“交游结深欢,离别生远念。聊持毛子檄,暂脱刘生剑。”【词语毛子檄】 汉语大词典:毛子檄
颂:同“诵”。 吟诵他的诗,不了解他的为人,可以吗? 意谓研究别人作品,必须了解作者为人,才能收到知人论世的效果。语出《论语.万章下》:“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清.刘熙载《艺概.诗概》:
源见“方朔偷桃”。谓在西王母处偷桃。宋陈师道《徐仙书》诗之三:“金华牧羊小家子,西真攘桃何代儿。”
同“兵不血刃”。《北史.序传.凉武昭王李暠》:“昭王以纬世之量,为群雄所奉,兵无血刃,遂启霸业,乃修敦煌旧塞。”唐 陆贽《诛李怀光后原宥河中将吏并招谕淮西诏》:“制胜以谋,兵无血刃。”见“兵不血刃”。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伤逝》:“自嵇生夭阮公亡以来,便为时所羁绁,今日视此虽近,邈若山河。”邈:遥远。因以“邈若山河”形容相隔十分遥远。唐.陈子昂《祭韦府君文》:“昔君梦奠之时,值余置在丛棘。狱户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