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树欲静而风不止

树欲静而风不止

韩诗外传》卷九:“夫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往而不可追者年也,去而不可得见者亲也。”

树想静下来,可是风一直吹个不停;儿子想赡养父母,但父母的年纪已经很大了,以致不能长期尽孝心。流逝的岁月一去不复返,故去的亲人也不会再生。后以“树欲静而风不止”为客观事物的发展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典故。

毛泽东《做革命的促进派》:“我们缓和一下,他进攻,那也好,我们取得主动。正像人民日报一篇社论说的,‘树欲静而风不止’。他要吹风嘛!他要吹几级台风。那末好,我们就搞‘防护林带’。”


其他 树想要静止,风却不停地刮着,不让它静止。比喻主观愿望与客观实际发生矛盾。语出汉·韩婴《韩诗外传》卷9:“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张贤亮《土牢情话》3章:‘~’嘛,你们当中肯定会有人跳出来表演的。”△多用于表述客观事物的发展是不以人们主观意识为转移的哲理。→事与愿违 大势所趋 ↔适可而止 恰如其分。也作“树欲静而风不宁”、“树欲静而风不停”、“树欲息而风不停”。


【词语树欲静而风不止】  成语:树欲静而风不止汉语词典:树欲静而风不止

猜你喜欢

  • 相如渴

    同“相如病渴”。唐李商隐《汉宫词》:“侍臣最有相如渴,不赐金茎露一杯。”【词语相如渴】   汉语大词典:相如渴

  • 亡家走狗

    源见“丧家之狗”。比喻穷迫无处存身的人。明张景《飞丸记.戟户逢仇》:“叹伶仃,亡家走狗,四顾眼睁睁。”

  • 凿壁生

    源见“凿壁偷光”。指家贫苦读的学生。宋陈师道《简令由司理》诗:“居连里巷室连甍,多谢能容凿壁生。”【词语凿壁生】   汉语大词典:凿壁生

  • 三郎叹丝木

    参见:叹丝木

  • 汉失中策

    《汉书.匈奴传下》:王莽伐匈奴,“莽将严尤谏曰:‘臣闻匈奴为害,所从来久矣,未闻上世有必征之者也。后世三家周、秦、汉征之,然皆未有得上策者也。周得中策,汉得下策,秦无策焉。当周宣王时,猃狁内侵,至于泾

  • 东西南北人

    《礼记》卷二《檀弓上》:“孔子既得合葬於防,曰:‘吾闻之,古也墓而不坟。今丘也东西南北之人也,不可以弗识也。於是封之崇四尺。’”孔子将母亲的灵柩合葬在防地的先考墓中。然后说:“我宦游四方,是个东西南北

  •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幸福不会成双的来到,而灾祸却会接连的降临。 旧指人的时运不济。语出汉.刘向《说苑.权谋》:“此所谓福不重至,祸必重来者也。”后多引作〔福无双至,祸不单行〕。《水浒全传》三七回:“宋江听罢,扯定两个公

  • 鸿妻莱妇

    源见“举案齐眉”、“莱妻”。泛指贤明的妻子。清彭孙遹《满江红.和悔庵生日自题小影韵》词之二:“也不羡,柔荑手;也不慕,樱桃口。只萧然偕隐,鸿妻莱妇。”

  • 从心所欲不逾矩

    从:通“纵”。放纵。逾:超越。矩:规矩。这里指周礼的规范。 心里怎样想就怎样做,都不会超出周礼的规范。 形容人的修养已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语出《论语.为政》:“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

  • 安邑送猪肝

    源见“食无肝”。谓在生活上得到地方官特殊照顾。清宋琬《黄鱼初至市得二尾遗赵雪嵊口号四绝戏简》之一:“此日锦鳞惊入馔,免教安邑送猪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