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昆阳举

昆阳举

昆阳:今河南叶县。西汉末年,光武帝刘秀领兵攻下昆阳等地。王莽极为惊恐,派大司空王邑、司徒王寻等聚集四十二万兵力围困昆阳。刘秀发兵几千人赴昆阳解围,城内外夹攻,大败王莽军,歼灭王莽主力。这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寡胜众的战役之一。后因以“昆阳举”、“昆阳战”为典,咏歼敌解围之战。

【出典】:

汉书》卷99下《王莽传下》4182、4183页:“四月,世祖(即刘秀)与王常等别攻颍川,下昆阳、郾、定陵。莽闻之愈恐,遣大司空王邑驰传之雒阳,与司徒王寻发众郡兵百万,号曰‘虎牙五威兵’,平定山东。……邑至雒阳,州郡各选精兵,牧守自将,定会者四十二万人,余在道不绝,车甲士马之盛,自古出师未尝有也。六月,邑与司徒寻发雒阳,欲至宛,道出颍川,过昆阳。昆阳时已降汉,汉兵守之。严尤、陈茂与二公会,二公纵兵围昆阳。……会世祖悉发郾、定陵兵数千人来救昆阳,寻、邑易之,自将万余人行陈,敕诸营皆按部毋得动,独迎,与汉兵战,不利。大军不敢擅相救,汉兵乘胜杀寻。昆阳中兵出并战,邑走,军乱。大风飞瓦,雨如注水,大众崩坏号呼,虎豹股栗,士卒奔走,各还归其郡。”

【例句】:

唐·李白《赠张相镐二首》之一:“庶同昆阳举,重睹汉仪新。” 唐·罗隐《经故洛阳城》:“千载昆阳好功业,与君门下作恩威。” 唐·韦庄《和郑拾遗秋日感事一百韵》:“熊羆驱涿鹿,犀象走昆阳。” 清·吴伟业《读光武帝纪》:“雷雨昆阳战,风云赤伏符。”


猜你喜欢

  • 阖门却扫

    同“闭门却扫”。汉王粲《寡妇赋》:“阖门矣却扫,幽处兮高堂。”见“闭门却扫”。【词语阖门却扫】  成语:阖门却扫

  • 阳关

    源见“渭城”。又《乐府诗集.近代曲辞二.渭城曲》解题:“《渭城》一曰《阳关》,王维之所作也。本《送人使安西》诗,后遂被为歌。”后以“阳关”泛指离别时唱的歌曲。唐李商隐《饮席戏赠同舍》诗:“唱尽《阳关》

  • 宋玉逢秋

    同“宋玉悲秋”。唐赵嘏《题崇圣寺简云端僧录》诗:“宋玉逢秋空雪涕,净名无地可容床。”【词语宋玉逢秋】   汉语大词典:宋玉逢秋

  • 乐人之乐,忧人之忧

    见〔忧人之忧,乐人之乐〕。

  • 郝氏书囊

    源见“晒腹”。比喻诗书满腹。唐卢照邻《七日绵州泛舟诗》序:“边生经笥,送炎气以濯缨;郝氏书囊,临秋光而曝背。”

  • 鱼亥

    同“鲁鱼亥豕”。明范明泰《〈读书镜〉跋》:“仲贞……于其结撰之暇,取眉公《读书镜》,与伯兄尔侯与张君 元弢,尽纠鱼亥而刻之。”【词语鱼亥】   汉语大词典:鱼亥

  • 太仓溷厕

    源见“李斯溷鼠”。粮仓与厕所。泛指鼠窃之处。清查慎行《鼠滩》诗:“太仓溷厕从渠偷,切莫饮水污清流。”

  • 挥金陌上

    汉.刘向《列女传.鲁秋洁妇》:“洁妇者,鲁秋胡子妻也。既纳之五日,去而宦于陈。五年乃归,未至家,见路旁妇人采桑,秋胡子悦之,下车谓曰:‘若曝采桑,吾行道远,愿托桑荫下餐。’下赍休焉。妇人采桑不辍。秋胡

  • 朝来爽气

    源见“拄笏看山”。谓山上晓岚朝气,清爽宜人。写身在官而心怀闲情。宋辛弃疾《木兰花慢.题上饶郡圃翠微楼》词:“甚拄笏悠然,朝来爽气,正尔相关。”

  • 绝妙好词

    同“绝妙好辞”。元张雨《满江红.玉簪》:“待使君绝妙好词成,须弹压。”见“绝妙好辞”。明·李昌祺《剪灯余话·田洙遇薛涛联句记》:“美人且读且笑曰:‘~,但两韵俱和则善矣。’”【词语绝妙好词】  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