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子.人间训》:“蠹啄剖柱梁,蚊虻走牛羊。”意思是蠹虫虽小能使梁柱倒坏,蚊虻虽小能使牛羊逃跑。比喻因小可以致大,宜防患于未然。
比喻言行不一或互相抵触。韩非子在批评儒家之徒称颂尧舜而其立论却自相矛盾时讲了一个故事。故事说,楚国有个卖矛和盾的人,他夸自己的盾说,我的盾非常坚硬,没有任何东西能刺穿它。又夸自己的矛,我的矛锋利无比,
源见“冯驩弹铗”。谓辞家求宦,不能侍亲于膝下。宋刘克庄《贺新郎.实之用前韵为老者寿戏答》词:“老去聊攀莱子例,倒著斑衣戏舞。记田舍、火炉头语。肘后黄金腰下印,有高堂、未敢将身许。且扇枕,莫倚柱。”【词
原作“绝长补短”,指土地面积、形状。后以此指汲取他人之长,以补充自己不足。滕文公未继位之前,出使楚国途中,路过宋国,拜见孟子。孟子和他讲了自己的性善之说,要他以尧舜之道治天下。后来滕文公回国时又去见孟
源见“南金东箭”。指竹。唐刘禹锡《令狐相公见示赠竹二十韵仍命继和》:“遂于鼙鼓间,移植东南美。封以梁园土,浇之浚泉水。”【词语东南美】 汉语大词典:东南美
《论语.先进》:“子曰:‘回也视予犹父也,予不得视犹子也。’”象侍奉父亲一样地对待老师。后便称老师为“犹父”。【词语犹父】 汉语大词典:犹父
晋.干宝《搜神记》卷一三:“南方有虫,名??,一名?蠋,又名青蚨。形似蝉而稍大,味辛美可食。生子必依草叶,大如蚕子。取其子,母即飞来,不以远近。虽潜取其子,母必知处。以母血涂钱八十一文,以子血涂钱八十
同“刮目相见”。《北史.杨愔传》:“子恭后谓津曰:‘常谓秦王不甚察慧,从今已后,更欲刮目视之。’”
源见“社稷”。指邦国之主。《老子》:“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词语社稷主】 汉语大词典:社稷主
源见“东墙窥宋”。指佳人寄情之处。唐唐彦谦《离鸾》诗:“尘埃一别杨朱路,风月三年宋玉墙。”亦借指墙边花开处。唐罗隐《桃花》诗:“数枝艳拂文君酒,半里红欹宋玉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