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同心断金”。指深厚的交谊。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淯水》:“城西有孔嵩旧居。嵩字仲山,与山阳范式有断金契。”【词语断金契】 汉语大词典:断金契
同“玉山倾倒”。唐黄滔《二月二日宴中贻同年封先辈渭》诗:“帝尧城里日衔杯,每倚嵇康到玉颓。”【词语玉颓】 汉语大词典:玉颓
源见“方朔偷桃”。喻指考场作弊而妄中高魁。明阮大铖《燕子笺.奸遁》:“老夫为场中误取了鲜于佶这厮,既负圣恩,兼生物议……欲防曼倩偷桃手,先试陈思煮豆吟。”
源见“种玉”。比喻缔结姻缘。《金瓶梅词话》九一回:“姻缘本是前生定,曾向蓝田种玉来。”主谓 晋·干宝《搜神记》载,杨公汲水做义浆,让过路人解渴。有一行者就饮后,把一斗石子给杨公,叫他种到高地石头上,说
《礼记.聘义》:“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仁也。”后因以“玉温”谓仁德。宋张耒《大礼庆成赋》:“天子粹然玉温,健然天运。”【词语玉温】 汉语大词典:玉温
八音:古指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八种乐器的声音。克:能。夺:失去。伦:次序。 八类乐器的声音能够调和,不使它们乱了次序,那么神和人都因此而和谐。 意谓乐音和谐,可以陶冶性情。语出《书.舜典
晋.周处《风土记》:“宜男,草也。高六七尺,花如莲,宜怀妊妇人佩之,必生男。”(引自《艺文类聚》卷八十一)宜男草,萱草。古代传说孕妇佩宜男草必生男孩。后用为咏生子之典。唐.于鹄《题美人》:“胸前空带宜
《汉书.邹阳传》:邹阳上书云:“是以申徒狄蹈雍之河,徐衍负石入海。”东汉.服虔注:“周之末世人也。”唐.颜师古注:“负石者,欲速沉也。”周代末年有徐衍,因不满当时社会,背负石头跳入海中自杀。后遂用为愤
同“爨下馀”。宋黄庭坚《岁寒知松柏》诗:“牺象沟中断,徽弦爨下残。”【词语爨下残】 汉语大词典:爨下残
源见“召公棠”。称颂地方官吏德政。唐刘禹锡《奉送裴司徒令公自东都留守再命太原》诗:“爱棠馀故吏,骑竹见新童。”【词语爱棠】 汉语大词典:爱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