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张孝廉船

张孝廉船

源见“孝廉船”。谓羡美才士。清张问陶《题张莳塘诗卷时将赴吴即以志别》诗:“张孝廉船何处觅,名流今古在吾宗。”


【典源】《太平御览》卷六百十七引晋·郭澄之《郭子》曰:“张凭举孝廉出京,负其才气,谓必参时彦。欲诣刘真长,乡里及同举者咸共哂之。张遂经往诣刘。既前,处之下坐,通寒暑而已,真长方洗濯料事,神意不接。良久,张欲自发而未有其端。顷之,王长史诸贤来诣。言各有隔而不通处,张忽遥于末坐判之,言约旨远,便足以畅彼我之怀,举坐皆惊。真长延之上坐,遂清言弥日,因留宿遂复至晓。张退,刘曰:‘卿且前去,我正尔往取卿共诣抚军。’张既还船,同旅笑之曰:‘卿何许宿还?’张笑而不答。须臾,真长至,遣教觅张孝廉船,同旅惋愕。既同载俱诣抚军。”《世说新语·文学》,《晋书·张凭传》亦载,文大略同。

【今译】 晋代张凭举孝廉出京,准备谒见当时名人,想去见刘惔(字真长),同乡及同举孝廉者都嘲笑他。张凭去拜谒刘,刘只让坐在末坐,略略寒暄,不太理睬他。后来,又有不少名士来与刘清谈,凡是有论辩不通之处,张凭都予以阐发,一座皆惊。刘惔马上请他上坐,与他清谈整日,并留宿。张凭离去时,刘又约他一同去见抚军。张凭回船,同伴还不知道,不久刘惔来,派从人问询张孝廉的船,同伴十分惊愕。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人有才学,受人赏识。

【典形】 取觅张凭、孝廉初去、孝廉船。

【示例】

〔取觅张凭〕 唐·温庭筠《上学士舍人启》:“既而临汝运租,先逢谢尚; 丹阳传教, 取觅张凭。”

〔孝廉初去〕 明·高启《送吴生赴汴省》:“定远未归双节在, 孝廉初去一船开。”

〔孝廉船〕 唐·杜甫《得广州张判官叔卿书》:“云深骠骑幕, 夜隔孝廉船。”清·唐孙华《寿同年张春所学博》:“得禄暂充博士席, 到官仍泛孝廉船。”


猜你喜欢

  • 慈母断织

    源见“孟母断机”。颂扬母教。清钱谦益《湖广按察司提学佥事严嘉宾授奉政大夫制.母俞氏加赠宜人》:“惟孝子循陔之慕,奉以终身;则慈母断织之名,垂于没世。”

  • 西笑长安

    同“西笑”。清 叶申芗《浪淘沙.丙申夏仲去浙有怀石敦夫》词:“浙水滇云徒潦到,西笑长安。”

  • 霖雨苍生

    源见“傅说霖”。喻济世泽民。清王韬《淞滨琐话.金玉蟾》:“况今当国家求才孔亟之时,何不出而霖雨苍生以一展其抱负哉?”述宾 比喻济世惠民。柳亚子《1945年8月30日渝州曾家岩呈毛主席》:“~新建国,云

  • 影里弓蛇

    源见“杯弓蛇影”。喻疑神疑鬼。清李渔《答王子立山人问病兼释致病之疑》诗:“良朋爱我翻成惑,影里弓蛇未是真。”

  • 南枝鹊

    源见“乌鹊南飞”。叹息羁旅栖迟之人。唐骆宾王《望乡夕泛》诗:“今夜南枝鹊,应无绕树难。”

  • 凝脂点漆

    《世说新语.容止》:“王右军见杜弘治,叹曰:‘面如凝脂,眼如点漆,此神仙中人。’”梁.刘孝标注引《江左名士传》曰:“永和中,刘真长(刘恢)、谢仁祖(谢尚)共商略中朝人士,或曰:‘杜弘治清标令上,为后来

  • 天高地远

    参见:天高地迥见“天高地迥”。元·谷子敬《城南柳》3折:“谁着你锁鸳鸯系不紧垂杨线,今可去觅鸾胶续断弦,遮莫你上碧霄下黄泉,赤紧的~。”【词语天高地远】  成语:天高地远汉语大词典:天高地远

  • 应弦饮羽

    源见“射石饮羽”。形容箭术高超有力,武艺高强。清钱谦益《题画二首为傅右君.射虎图》诗:“应弦饮羽目一瞚,拉押雨血摧风毛。”

  • 榻穿

    同“木榻穿”。吕志伊《读史感赋》之四:“闻雷箸失刘玄德,避地榻穿管幼安。”

  • 不薄今人爱古人

    表示在文学艺术上对古今不分厚薄,持兼收并蓄的态度。语出唐.杜甫《戏为六绝句》:“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明.许自昌《水浒记.纵骑》:“不薄今人爱古人,马蹄空踏几年尘。”鲁迅《论辩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