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则天皇后天授二年》:“或告文昌右丞(唐代尚书省设左丞及右丞官员,左丞总管吏部、户部、礼部事务,右丞总管兵部、刑部工部事务。文昌,官署名,即尚书省,武后光宅元年改尚书省为文昌台,
北宋.欧阳修、宋祁等撰《新唐书.让皇帝宪传》:“初,帝(唐睿宗李显,高宗第八子)五子(睿宗有五子。长子李宪,以固辞让帝位,死后追谥为让皇帝。唐玄宗李隆基为睿宗第三子,因起兵诛灭韦后之乱而即位)列第东都
同“袴襦歌”。宋沈瀛《满庭芳》词:“裘带功名,袴襦歌颂,世间谁似公贤?”
笏(hù护),古代大臣朝见时手中所执的狭长的板子,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以为指画及记事之用。用笏来打击奸臣,则出自唐段秀实之事迹。亦称“夺笏击贼”。段秀实(719-783年),字成公,陇州(qiān千
怀:想念。 穿人家的衣服,就要惦记着人家的患难;吃人家的饭,就要拼死为人家效劳。语出《史记.淮阴侯列传》:“吾闻之,乘人之车者,载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怀人之忧;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资治通鉴.齐
借指以死人吓唬活人。仲达,司马懿字。三国蜀汉后主建兴十二年(234年),诸葛亮复率大军出兵攻魏,与司马懿相持百余日,病卒。蜀将杨仪整兵而退。司马懿得知后,率兵紧追。这时,杨仪调转军旗并擂鼓,做出进攻的
周幽王取申女为王后,后得褒姒就贬黜了申后。比喻喜新厌旧。南朝宋鲍照《白头吟》诗:“申黜褒女进,班去赵姬升。”班:汉成帝宠姬班婕妤。
源见“急流勇退”。比喻官场得意时及时退身以自全。清张问陶《送王谦六明府归养》诗:“能退急流真洒落,不谈时务亦英雄。”
源见“狗监揄扬”。指能推举贤才的朝官。唐 王初《送叶秀才》诗:“汉庭狗监深知己,有日前驱负弩归。”
同“杞人忧天”。清黄遵宪《伦敦大雾行》:“乌知都城不见日,人人反抱天堕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