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山阳邻笛

山阳邻笛

同“山阳笛”。唐方干《题故人废宅》诗之二:“薄暮停车更凄怆,山阳邻笛若为听?”


【典源】《晋书·向秀传》:“ (嵇) 康善锻,(向) 秀为之佐,相对欣然,傍若无人。又共吕安灌园于山阳。……秀乃自此役,作《思旧赋》 云:“余与嵇康、吕安居止接近,其人并有不羁之才。嵇意远而疏,吕心旷而放,其后并以事见法。嵇博综技艺,于丝竹特妙。临当就命,顾视日影,索琴而弹之。逝将西迈,经其旧庐。于是日薄虞泉,寒冰凄然。邻人遥吹笛者,发声寥亮。追思曩昔游宴之好,感音而叹,故作赋。”

【今译】 晋代向秀与嵇康意气相投,友谊深厚。他们又一同与吕安在山阳(今河南修武县) 隐居灌园。后嵇康、吕安同时被司马昭杀害。向秀在《思归赋》序中说:“我与嵇康、吕安亲近友善,他们都倜傥不羁。嵇康意气高远而疏懒,吕安心志旷达而豪放。后来皆因触犯朝廷被诛。嵇康多才多艺,演奏丝竹乐器特别美妙。临刑前,他还不忘索琴弹奏。我路经山阳嵇康旧居时,已是傍晚时分,夕阳西下,寒冰凄清。忽然听到邻人吹笛,笛声清越廖亮。使我追忆起过去一起游宴的情景,感慨万分,故作此赋。”

【释义】 后以此典表现追昔怀旧,感念故友,心绪惆怅; 或指凄婉的笛声。

【典形】 笛吟乡里、赋山阳、横笛似山阳、邻笛、邻家笛、邻人吹笛、邻人笛、落日山阳、山阳笛、山阳赋、山阳闻笛、闻笛赋、向秀心、向子赋、山阳相送、落日闻笛、笛怆四邻、邻笛斜阳、山阳怨笛、山阳夜笛、山阳旧侣、山阳恨。

【示例】

〔笛吟乡里〕 北周·庾信《周太子太保步陆逞神道碑》:“白马无路,乌江不通,笛吟乡里,琴哀土风。”

〔赋山阳〕 宋·苏轼《浣溪沙》:“未遣清樽空北海,莫因长笛赋山阳。”

〔横笛似山阳〕 唐·罗隐《经故友所居》:“日暮街东策羸马,一声横笛似山阳。”

〔邻笛〕 唐·白居易《闻乐感邻》:“尚书宅畔悲邻笛,廷尉门前叹雀罗。”

〔邻人吹笛〕 宋·苏轼《董储郎中尝知眉州与先人游》:“冬月负薪虽得免,邻人吹笛不敢闻。”

〔邻人笛〕 北周·庾信《思旧铭》:“匣中弦绝,邻人笛悲。昔为幕府,今成穗帷。”

〔落日山阳〕 明·黄峨《绵搭絮》:“又听吹笛谁家,落日山阳都是愁。”

〔山阳笛〕 唐·司空曙《残莺百啭歌》:“金谷筝中传不似,山阳笛里写难成。”

〔山阳赋〕 南朝宋·颜延之《五君咏·向常侍》:“流连河里游,恻怆山阳赋。”

〔山阳闻笛〕 宋·张炎《壶中天·怀霅友》:“留行一方无用月,隐隐山阳闻笛。旧雨不来,风流云散,惟有长相忆。”

〔闻笛赋〕 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向秀心〕 清·徐夔《闻笛有忆》:“谁将清夜桓伊笛,吹入山阳向秀心。”

〔向子赋〕 唐·宋之问《咏笛》:“行观向子赋,坐忆旧邻情。”


猜你喜欢

  • 四知金

    《后汉书.杨震传》载:杨震为东莱太守,“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

  • 隗在燕

    源见“黄金台”。指战国时郭隗受到燕昭王的特别礼遇,获得殊荣。唐刘禹锡《会昌春连宴即事》诗:“兴伴王寻戴,荣同隗在燕。”

  • 鸠巢拙

    源见“鸠居鹊巢”。比喻不善营生。唐白居易《重伤小女子》诗:“伤心自叹鸠巢拙,长堕春雏养不成。”

  • 进人以礼,退人以礼

    进:进用。退:摒退。 表示对人的进用与摒退,均按礼法行事。语出《礼记.檀弓下》:“古之君子,进人以礼,退人以礼,故有旧君反服之礼也。”《晋书.向雄传》:“雄曰‘古之君子,进人以礼,退人以礼。’”宋.

  • 鬼夜哭

    《淮南子.本经训》:“昔者仓颉作书造文字,天雨粟,鬼夜哭。”‘唐.李嗣真《书品后》:“昔苍颉造书,天雨粟,鬼夜哭,亦有感矣。”苍颉(也作仓颉),传说是汉字的始创者。据说他创造文字书写时,天雨粟、鬼夜哭

  • 铁案如山

    源见“南山铁案”。谓证据确凿的案件或结论,像山一样不可推翻。明孟称舜《郑节度残唐再创》一折:“一任你口谰舌翻,辘辘的似风车样转,道不的铁案如山。”《聊斋志异.胭脂》:“铁案如山,宿遂延颈以待秋决矣。”

  • 一击车中

    同“击副车”。元陈孚《博浪沙》:“一击车中胆气豪,祖龙社稷已动摇。”

  • 朱陈之好

    源见“朱陈嫁娶”。谓两姓联姻的情谊。《明史.刘三吾传》:“〔朱善〕上疏论婚姻律曰:‘……后世,晋 王 谢,唐 崔 卢,潘 杨之睦,朱陈之好,皆世为婚媾。’”清钱谦益《锡山赵太史六十序》:“余幸得托末契

  • 昭阳

    同“昭阳殿”。宋杨泽民《风流子.咏钱塘》词:“佳胜古钱塘。帝居丽、金屋对昭阳。”【词语昭阳】   汉语大词典:昭阳

  • 枝解

    同“肢解”,分解肢体,古代的一种酷刑,亦名“车裂”。《韩非子.难言》:“吴起收泣于岸门,痛西河之为秦,卒枝解于楚。”【词语枝解】   汉语大词典:枝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