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尺布斗粟

尺布斗粟

粟(sù速):谷子。此典本指少量布和谷子。比喻汉文帝刘恒和弟弟刘长间利害冲突不能相容。后以此典形容兄弟间有利害冲突而不能忍让。刘长(前198年——前174年),汉高祖刘邦的小儿子。汉高祖十一年(前196年),封刘长为淮南王(辖境约当今安徽、河南两省淮河以南及湖北省东部),都寿春(今安徽寿县)。汉文帝前六年(前174年),刘长阴谋叛乱,事发被拘,在流放途中,刘长不食而死。民间有人编一首歌词,唱淮南王道:“一尺麻布,可以缝衣;一斗谷子,还能捣米。兄弟两人,不能相容。”

【出典】:

史记》卷118《淮南衡山列传》3080页:“民有作歌(指能唱之词,“歌”为名词)歌(唱,“歌”为动词)淮南王厉(《谥法》:“暴慢无亲日厉。”此为刘长死后追称“厉”,含贬意)王曰:‘一尺布(麻布),尚(还)可缝;一斗粟(去皮小米),尚可舂(chōng冲,把谷类外壳捣掉)。兄弟二人不能相容。”

【例句】: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尺布斗粟之谣,常为陛下耻之。它人能令疏亲,臣不能使亲,以此愧陛下。” 唐·魏徵等撰《隋书·文四子传·论》;“俄属天步方艰,谗人已胜,尺布斗粟,莫肯相容。” 宋·王属称《济州龙泉寺修三门记》:“吾粗衣粝食,往来竹山上庸间,得尺布斗粟负荷而归,积毫累铢以至百万。” 宋·辛弃疾《最高楼·闻前冈周氏旌表有期》:“君听取,尺布尚堪缝,米粟也堪舂,人间朋友犹能合,古来兄弟不相容。” 明·赵弼《酆都报应录》:“至若淮南迁蜀而死,天子闻尺布斗粟之谣,辄食甚哀。”


并列 ①一尺布可以缝一件用物,一斗粟也可以舂成米,但兄弟两人却不能和合。语本《史记·淮南衡山列传》:“孝文十二年,民有作歌歌淮南厉王曰:‘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兄弟二人不相容。’”明·赵弼《丰都报应录》:“至若淮南迁蜀而死,天子闻~之谣,辍食甚哀。”△描写兄弟不和。↔手足之情 鹡鸰在原。一尺布,一斗谷子。形容东西数量极少。宋·王禹偁《济州龙泉寺修三门记》:“吾粗衣粝食,往来竹山上庸间,得~负荷而归,积毫累铢以至百万。”△形容数量少。也作“斗粟尺布”。


【词语尺布斗粟】  成语:尺布斗粟汉语词典:尺布斗粟

猜你喜欢

  • 点鬼簿

    唐张鷟《朝野佥载》卷六:“时杨(杨炯)之为文,好以古人姓名连用,如‘张平子之略谈,陆士衡之所记’,‘潘 安仁宜其陋矣,仲长统何足知之’。号为点鬼簿。”后因以“点鬼簿”讥刺诗文的滥用古人姓名或堆砌故实。

  • 相视莫逆

    源见“莫逆”。谓彼此友谊深厚,无所违逆于心。清侯方域《南省试策五》:“公卿大夫士相视莫逆,如出一辙。”见“相视而笑,莫逆于心”。清·侯方域《南省试策五》:“公卿大夫士~,如出一辙。”【词语相视莫逆】

  • 庄缶

    源见“鼓盆”。喻指丧妻。晋潘岳《悼亡》诗之一:“庶几有时衰,庄缶犹可击。”【词语庄缶】   汉语大词典:庄缶

  • 相濡沫

    同“相濡以沫”。宋苏轼《和王晋卿》诗:“欲书加餐字,远托西飞鹄。谓言相濡沫,未足救沟渎。”【词语相濡沫】   汉语大词典:相濡沫

  • 郭奕心醉

    《晋书.阮籍传,附阮咸》:“咸字仲容……咸任达不拘,与叔父籍为竹林之游,当世礼法者讥其所为……太原郭奕高爽有识量,知名于时,少所推先,见咸心醉,不觉叹焉。”阮咸为人放任豁达,不拘小节。太原郭奕见了他,

  • 贤者避世,其次避地,其次避色,其次避言

    避世:指避开社会现实。避地:指离开某地方。避色:指避开某人的脸色。避言:指避开某些言论。 贤人逃避恶浊的社会而隐居,次一等的逃避到另一个地方去,再次一等的躲避别人难看的脸色,再次一等的回避别人难听的

  • 江山之助

    谓壮丽的自然环境可以激发人的文思诗兴,写出好的作品。《新唐书.张说传》:“为文属思精壮,长于碑志,世所不逮。既谪岳州,而诗益凄惋,人谓得江山助云。”【词语江山之助】  成语:江山之助汉语大词典:江山之

  • 子春伤足

    《大戴礼.曾子大孝》:“乐正子春下堂而伤其足,伤瘳,数月不出,犹有忧色。门弟子问曰;‘夫子伤足瘳矣,数月不出,犹有忧色,何也?’乐正子春曰:‘善如尔之问也。吾闻之曾子,曾子闻诸夫子曰:“天之所生,地之

  • 青精

    源见“青精饭”。传说能延年益寿的南烛木。宋陆游《夜读隐书有感》诗:“力探《鸿宝》寻奇诀,剩采青精试秘方。”【词语青精】   汉语大词典:青精

  • 音绕栋宇

    同“音绕梁”。晋陆机《拟今日良宴会》诗:“哀音绕栋宇,遗响入云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