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将欲取之,必固与之

将欲取之,必固与之

固:姑且。 将要取得什么,就先给予别人什么。 这是一种欲擒故纵,以退为进的策略。语出《老子》三六章:“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按今本《老子》“取”作“夺”,据《史记.管晏列传》索隐引《老子》校改。)《新唐书.突厥传上》:“今仆械卷铠,啖以玉帛,虏志必骄,骄则亡之端也。故曰:‘将欲取之,必固与之’。”宋.邵伯温《邵氏闻见录》卷四:“熙宁七年春,契丹遣汛使萧禧来言:‘代北对境有侵地,请遣使同分画。’文潞公、曾鲁公疏,皆主不与之论。时王荆公再入相,曰:‘将欲取之,必固与之也。’”一作〔将欲取之,必姑与之〕。义同。《战国策.魏策一》:“《周书》曰:‘将欲败之,必姑辅之;将欲取之,必姑与之。’”《李自成》三卷四一章:“宋献策明白了闯王的意思,也笑道:‘此即所谓,欲取之,姑予之’。”又引作〔将欲取之,必先与之〕。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关于丧失土地的问题,常有这样的情形,就是只有丧失才能不丧失,这是‘将欲取之,必先与之’的原则。”


【词语将欲取之,必固与之】  成语:将欲取之,必固与之

猜你喜欢

  • 砌末

    戏剧术语。演戏时戏中所需的道具。俗称“切末”或“切马子”。清代翟灏《通俗编.俳优》:“元杂剧中,凡出场所应有特设零杂,统称砌末。如《东堂老桃花女》以银子为砌末,《两世姻缘》以镜画为砌末。”【词语砌末】

  • 文举酒

    同“融酒”。孔融,字文举。唐白居易《游坊口悬泉偶题石上》诗:“虽无安石妓,不乏文举酒。”

  • 檀施

    同“檀越”,佛家语,对施主的称呼,是梵语“檀那”、汉语“布施”的合称。宋代余靖《沙圆塔铭》:“檀施委积库司,常余百万。”【词语檀施】   汉语大词典:檀施

  • 不见是图

    不见( ㄒㄧㄢˋ xiàn ):未显现。图:谋。 谋画于事物尚未形成之时。 古人强调知几慎微。语出《书.五子之歌》:“怨岂在明,不见是图。”孔颖达疏:“顾氏云:‘怨岂在明,未必皆在明著之时,必于

  • 借剑尚方

    源见“朱云折槛”。指廷臣犯颜直谏,请诛奸邪。明陈汝元《金莲记.生离》:“小弟正欲上书阊阖,解职救兄;还期借剑尚方,奋身诛佞。”

  • 问羊知马

    源见“钩距”。谓从旁推究,得以明白事情真相。南朝 陈徐陵《晋陵太守王厉德政碑》:“五鸡二彘,勤恤有方;问羊知马,钩距兼设。”并列 比喻从比较中得以明白事实的真相。语本《汉书·赵广汉传》:“钩距者,没欲

  • 悬疣

    同“悬疣附赘”。宋陆游《秋兴》诗:“此世极知同逆旅,吾身亦自是悬疣。”【词语悬疣】   汉语大词典:悬疣

  • 有司

    古代官吏都各有专司,因此,凡专司其事的各级各部门官吏都可称“有司”。司:掌管,职掌。《书.立政》:“惟有司之牧夫。”《周礼.地官、泉府》:“凡民之贷者,与其有司,办而授之。”郑玄注:“有司,其所属吏也

  • 女相如

    明.彭大翼《山堂肆考》载:隋炀帝御女(宫内侍女)吴绛仙,能画长眉,尝以红笺进诗谢帝,帝曰:“绛仙才调,女相如也。”汉朝司马相如字长卿,成都人,汉景帝时为武骑常侍,汉武帝召为郎(皇帝的侍从官)。他是著名

  •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喻:明白,知道。 君子明白大义,小人只知小利。语出《论语.里仁》:“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杨继绳《不妨一条“白道”走到底》(《光明日报》1993年8月5日):“近年来,在青年知识分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