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鼎迁
《左传.宣公三年》:“在德不在鼎,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枚,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
传说古代夏禹收集九州的金属,铸成宝鼎九只,在鼎上镂刻山精水怪,象征九州统一。后夏亡殷起,周又灭殷,鼎随国移。夏鼎象征政权;夏鼎迁指政权更替。
宋.王安石《汉武》诗:“夏鼎几迁空象物,秦桥未就已沉波。”
《左传.宣公三年》:“在德不在鼎,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枚,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
传说古代夏禹收集九州的金属,铸成宝鼎九只,在鼎上镂刻山精水怪,象征九州统一。后夏亡殷起,周又灭殷,鼎随国移。夏鼎象征政权;夏鼎迁指政权更替。
宋.王安石《汉武》诗:“夏鼎几迁空象物,秦桥未就已沉波。”
《宋书.颜延之传》载:元嘉三年,颜延之被“征为中书侍郎,寻转太子中庶子,顷之,领步兵校尉,赏遇甚厚。延之好酒疏诞,不能斟酌当世……出为永嘉太守。延之甚怨愤,乃作《五君咏》,以述‘竹林七贤’,山涛、王戎
源见“响遏行云”。形容歌声嘹亮,优美动听。唐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爽赖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
源见“椿年”。长寿的象征。宋无名氏《建安军迎奉圣像导引.玉皇大帝》词:“太霄玉帝,总御冠灵真,威德耸天人……圣寿比仙椿。”【词语仙椿】 汉语大词典:仙椿
同“涸辙之鲋”。唐窦常《酬舍弟牟秋日洛阳官舍寄怀十韵》:“思凌天际鹤,言甚辙中鱼。”【词语辙中鱼】 汉语大词典:辙中鱼
源见“击钵催诗”。指比试限时成诗。宋韩元吉《念奴娇.次陆务观见贻念奴娇韵》词:“春水移船花似雾,醉里题诗刻烛。”
源见“门可罗雀”。指冷落寂静的门户。唐白居易《寄皇甫宾客》诗:“卧掩罗雀门,无人惊我睡。”
意谓人的思想、性格受到环境或别人的影响,逐步地在暗中起变化。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慕贤》:“潜移暗化,自然似之。”后多作“潜移默化”。并列 不见痕迹,不闻声息地移易变化。形容人的思想、性格等在不知不觉
参见:贵妃捧砚
唐.房玄龄等撰《晋书.谢安传》(卷七九):“羊县者,太山人,知名士也,为安所爱重。安薨后,辍乐弥年,行不由西州路。尝因石头大醉,扶路唱乐,不觉至西州门。左右白曰:‘此西州门。’昙悲感不已,以马策扣扉,
同“辽东豕”。唐张九龄《南阳道中作》诗:“岂暇墨突黔,空持辽豕白。”【词语辽豕白】 汉语大词典:辽豕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