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含饴弄孙

含饴弄孙

东汉.班固等编纂《东观汉记.明德马皇后》:“穰(ráng,丰收)岁之后,惟子之志,吾但当含饴弄孙,不能复知政事。”又见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明德马皇后纪》。

饴(yí),用米、麦制成的糖浆,又称麦芽糖或糖稀。“含饴弄孙”,意为含着糖浆逗弄孙儿,后沿用此语形容老年人的闲适生活。

元.王恽〔越调.平湖乐〕《寿李夫人》:“牙牙长忆点妆红,曾得含饴弄。”清.西周生辑著《醒世姻缘传》第四十九回回目:“小秀才毕姻恋母,老夫人含饴弄孙。”


偏正 口含饴糖逗孙子。形容老年人晚年怡然自得的乐趣。《歧路灯》77回:“说齿届古稀,又有~之乐。”△多用于表现老年人的晚年生活。也作“饴含抱孙”。


“含饴 ( yí) 弄孙”指口里含着糖逗孙子玩,形容晚年的闲适生活。

“饴”,用麦芽制成的糖浆、糖果,如高粱饴。“含饴”即嘴里含糖。

为什么叫 “弄孙”呢?

“孙”指孙辈,或孙儿、孙女、外孙、重孙、玄孙等。一般玄孙不太可能,“玄,远也”,时间隔得太远、太长,祖辈活不到那么大年纪,一般 “四世同堂”就很了不起了。

“弄”,《尔雅·释言》训为 “玩也”, 《说文· ( ɡǒnɡ) 部》同。玩、弄义同,故有 “玩弄”一语,引申为戏耍。因此, “弄孙”即谓同孙儿戏耍,或谓逗孙儿玩。

显然,能 “含饴弄孙”的人,是有福气的人,是能长寿的人,是令人羡慕的人。只有在太平盛世,这类人才会多。


【词语含饴弄孙】  成语:含饴弄孙汉语词典:含饴弄孙

猜你喜欢

  • 牛放桃林

    同“归马放牛”。明朱鼎《玉镜台记.完聚》:“喜旋坤转乾,旋坤转乾,牛放桃林,马息华山。”

  • 难鸣孤掌

    比喻难以成事的单薄势力。元戴善夫《陶学士醉写风光好》第四折: “许下俺调琴瑟,我似难鸣孤掌,不线单丝。” 参见:○孤掌难鸣见“孤掌难鸣”。清·平步青《霞外攟屑·时事·刘庸夫》:“在朝非无守正不阿之臣,

  • 黄粱饭熟

    同“黄粱熟”。清 丘逢甲《书事叠前韵》之三:“书生惯作封侯梦,愁煞黄粱饭熟时。”

  • 昼尔于茅,宵尔索綯

    尔:语助词。于:往。茅:茅草,此处用作动词,是取茅之意。宵:夜晚。索:绞,搓。綯( ㄊㄠˊ táo ):绳索。 白天去割茅草,夜晚绞成绳索。 形容农家劳作。语出《诗.豳风.七月》:“我稼既同,上

  • 酉山

    源见“书通二酉”。即小酉山。相传山上石穴有秦人藏书千卷。明陈子龙《寄郢中郑澹石座师》诗:“楚 酉山,吴 林屋,其中有书伫深谷。”【词语酉山】   汉语大词典:酉山

  • 采薇

    《史记.伯夷列传》载:殷末,孤竹君二子伯夷、叔齐,反对周武王伐纣,曾扣马而谏。周代殷而有天下后,他们“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蕨而食,及饥且死,作歌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兮,以暴易暴兮,不知其

  • 生刍祭

    同“生刍致祭”。清尤侗《哭宋俦三》诗:“聊以代驴鸣,少佐生刍祭。”

  • 玉石难分

    见“玉石不分”。唐·陆贽《招谕淮西将吏诏》:“兵戈既接,~。”【词语玉石难分】  成语:玉石难分

  • 高枕黄粱熟

    同“高枕熟黄粱”。《鸳鸯针》四回:“休报复,你笑我哭,高枕黄粱熟。”

  • 归马牛

    同“归马放牛”。明沈鲸《双珠记.赴婚遇兄》:“如周室修文,归马牛而示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