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取长补短

取长补短

原作“绝长补短”,指土地面积、形状。后以此指汲取他人之长,以补充自己不足。滕文公未继位之前,出使楚国途中,路过宋国,拜见孟子。孟子和他讲了自己的性善之说,要他以尧舜之道治天下。后来滕文公回国时又去见孟子。孟子说,治世之道只在于行仁政,你对此还有怀疑吗?前代贤人能够作到的,我们经过努力后也能作到。现在滕国虽小,假如将土地截长补短加以丈量,也不下五十里,还是可以建立一个好国家。

【出典】:

孟子·滕文公》上:“滕文公为世子,将之楚,过宋而见孟子。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世子自楚反,复见孟子。孟子曰:‘世子疑吾言乎?夫道一而已矣。……今滕,绝长补短,将五十里也,犹可以为善国。 ……。”

【例句】:

《毛泽东选集》3卷《整顿党的作风》:“外来干部和本地干部各有长处,也各有短处,必须互相取长补短,才能有进步。”


并列 取他人之长处,以补己之短。语本《孟子·滕文公上》:“今滕,绝长补短,将五十里也。”[例]这两种不同的气质和性格结合在一起,~,倒把这个大家庭变得更加和谐。△用于指正确处理长处和不足。→扬长避短。也作“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取人之长,救己之短”。


【词语取长补短】  成语:取长补短汉语词典:取长补短

猜你喜欢

  • 辞犊

    同“罢官还犊”。明王思任《山阴念生王侯去思碑记》:“而悬鱼辞犊,茹蘗饮冰,则又侯之大本大根,衾影自动,而清畏人知者矣。”

  • 缑山笙鹤

    源见“王乔控鹤”。指神仙逍遥散淡的生活。宋陆游《散吏》诗:“笠泽莼鲈秋向晚,缑山笙鹤月微明。”

  • 太公八十遇文王

    《史记.齐太公世家》:“太公望吕尚者……本姓姜氏,从其封姓,故曰吕尚。吕尚盖尝穷困,年老矣,以渔钓奸周西伯(文王)。西伯将出猎……遇太公于渭之阳,与语大悦曰:‘自自吾先君太公曰:当有圣人适周,周以兴。

  • 西山药

    《乐府诗集》三七,三国魏文帝《折杨柳行》:“西山亦何高,高高殊无极,上有两仙童,不饮亦不食。与我一丸药,光耀有五色,服药四五日,身体生羽翼。轻举乘浮云,倏忽行万亿,流览观四海,茫茫非所识。”三国魏文帝

  • 如山铁案

    见“铁案如山”。

  • 载肴从学

    同“载酒问奇字”。宋陈与义《次韵家叔》诗:“闭户读书真得计,载肴从学岂无人。”

  • 任父

    同“任公子”。《文选.左思〈吴都赋〉》:“术兼詹公,巧倾任父。”刘逵注:“任父,任公子也。”前蜀韦庄《渔塘十六韵》:“对景思任父,开图想不兴。”【词语任父】   汉语大词典:任父

  • 贺燕

    《淮南子.说林训》:“汤沐具而虮虱相吊,大厦成而燕雀相贺,忧乐别也。”“贺燕”原指大厦建成燕雀因感有栖息之巢而相贺。后用为贺人升迁,或贺人落成新居的典故。唐.白居易《与诸同事贺座主侍郎新拜太常同宴萧尚

  • 楚狂子

    同“楚狂”。宋辛弃疾《贺新郎》词:“顾青山,与我何如耳。歌且和,楚狂子。”【词语楚狂子】   汉语大词典:楚狂子

  • 背水战

    源见“背水阵”。背靠着水作战,后无退路。比喻决一死战。清冯桂芬《振威将军张国樑传》:“九洑洲之役,公作背水战,四眼狗率众数十万迎我军于江浒。”【词语背水战】   汉语大词典:背水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