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去病忘家

去病忘家

指霍(huò或)去病(大将军卫青姐姐少儿所生之子)为抗击匈奴(北方游牧民族)贵族侵扰,公而忘私。后以此典形容人胸怀壮志,决心建功立业。西汉骠(piào票)骑将军(品秩同大将军,与三公同位)霍去病讨伐匈奴贵族南扰,屡立战功。汉武帝特给建造府第,让他去看看,霍去病回答说:“匈奴还未消灭,不用经营自家!”因此汉武帝更加看重宠爱他。此典又作“霍勋”、“匈奴未灭”、“去病不为家”、“忘家”。

【出典】:

史记》卷111《卫将军骠骑列传》2939页:“天子为治(修治;建造)第(府第。上等房屋;大宅院),令骠骑视之,对曰:‘匈奴未灭,无(不)以(用)家为(为家,经营自家)也!’由此上益重爱之。”

【例句】:

唐·骆宾王《宿温城望军营》:“投笔怀班业,临戎想霍勋。” 唐·陈子昂《送魏大从军》:“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 唐·苏颋《同饯阳将军》:“然明方改俗,去病不为家。” 宋·杨亿《驾幸河北起居表》:“师人多寒,感恩而皆同挟纩;匈奴未灭,受命而孰不忘家。” 清·归庄《读郑所南心史》:“程婴忍死难存赵,去病忘家未灭奴。”


【典源】《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天子为治第,令骠骑视之,对曰:‘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由此上益重爱之。’《汉书·霍去病传》亦载。

【今译】 汉骠骑将军霍去病讨伐匈奴,屡立战功,武帝为他修建府第,让他自己去看,霍回答:“匈奴尚未消灭,要家有什么用!”武帝因此对他更加赏识。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人胸怀壮志,决心建功立业。

【典形】 霍勋、去病不为家、去病忘家、忘家、匈奴未灭、不言家、去病无家、家何为。

【示例】

〔霍勋〕 唐·骆宾王 《宿温城望军营》:“投笔怀班业,临戎想霍勋。”

〔去病不为家〕 唐·苏颋《同饯阳将军》:“然明方改俗,去病不为家。”

〔去病忘家〕 清·归庄《读郑所南心史》:“程婴忍死难存赵,去病忘家未灭奴。”

〔忘家〕 宋·杨亿《驾幸河北起居表》:“师人多寒,感恩而皆同挟纩; 匈奴未灭,受命而孰不忘家。”

〔匈奴未灭〕 唐·陈子昂《送魏大从军》:“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


猜你喜欢

  • 同饮班朱尼河水

    班朱尼河:又作巴勒渚纳在今内蒙古呼伦河西南。此典指成吉思汗建国前被克烈部战败,率残部饮河水盟誓。成吉思汗(1162-1227年),名铁木真,庙号太祖,蒙古乞颜部人,孛儿只斤氏。蒙古帝国的创建者,曾率数

  • 屡见不鲜

    指陆贾对儿子们说,不要让我多次看见不新鲜之食物。意即你们要经常用新鲜之食物待我。后以此典比喻经常见到的事物,没有新鲜感。陆贾在楚、汉战争中为刘邦立了很多功劳,官至太中大夫(在皇帝左右掌议论之官员)。刘

  • 怙恃

    《诗.小雅.蓼莪》:“无父何怙,无母何恃。”后因以“怙恃”指父母。唐韩愈《乳母墓碑》:“愈生未再周孤,失怙恃。”清洪昇《长生殿.春睡》:“早失怙恃,养在叔父之家。”【词语怙恃】   汉语大词典:怙恃

  •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男儿相别三天,就应另眼看待,极言进步之速。《三国志.吴志.吕蒙传》南朝宋裴松之注:“蒙始就学,笃志不倦,其所览见旧儒不胜。后鲁肃上代周瑜,过蒙言议,常欲受屈。肃拊蒙背曰:‘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

  • 金壶道人

    源见“金壶墨”。指善书法者。宋韩维《答原甫试墨见诒》诗:“金壶道人丸法墨,持卖都城人不识。”【词语金壶道人】  成语:金壶道人汉语大词典:金壶道人

  • 一饭报

    源见“一饭千金”。指知恩图报。清袁枚《车中杂忆古人作》诗之二:“旧雨钟离眜,成功郦食其。两人皆可负,一饭报何为?”

  • 烟云过眼

    比喻转瞬即过,不留痕迹。宋赵蕃《淳熙稿·观祝少林所藏画》诗: “烟云过眼还收去,怯似凭栏立久时。” ●宋苏轼《宝绘堂记》: “吾薄富贵而厚于书,轻生死而重于画。岂不颠倒错谬,失其本心也哉。自是不复好。

  • 冰上人

    唐.房玄龄等撰《晋书.艺术.索紞传》:索紞“明阴阳天文,善术数占候”,常为人占梦。“孝廉令孤策梦立冰上,与冰下人语。(索)紞曰:‘冰上为阳,冰下为阴,阴阳事也。士如归妻,迨冰未泮(二语引自《诗经.邶风

  • 跖狗吠尧

    同“桀犬吠尧”。《新唐书.孙伏伽传》:“且跖狗吠尧,吠非其主。”主谓 跖,古代人名;吠,狗叫。跖养的犬冲着尧狂叫。比喻各为其主。语本《战国策·齐策六》:“貂勃曰:‘跖之狗吠尧,非贵跖而贱尧,狗固吠非其

  • 酒以成礼,过则败德

    见〔酒以成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