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史.何承天传》:“何承天,东海郯人也。为性刚愎,与士人多不协,为州司所纠,被收系狱,会赦免。十六年,除著作郎,撰国史。承天年已老,而诸佐郎并名家年少。颍川荀伯子嘲之,常呼为妳母。承天曰:“卿当云凤
源见“邯郸学步”。谓盲目模仿他人。清李渔《怀阿倩沈因伯暨吾女淑昭》诗:“汝父亦犹是,从未步邯郸。”
《五灯会元.临济义玄禅师》:“上堂,僧问:‘如何是佛法大意?’师竖起拂子,僧便喝,师便打。又僧问:‘如何是佛法大意?’师亦竖拂子,僧便喝,师亦喝。僧拟议,师便打。”佛教禅宗祖师为了打破学人的凡想迷情,
源见“凿壁偷光”。谓借光照明。清赵翼《借月和尚以其名乞诗戏赠》:“既免束缊乞,亦省凿壁假。”
郭宪《洞冥记》:“孟岐,河清之逸人也。年可七百岁,语及周初事,了然如目前。岐侍周公升坛上,岐以手摩成王足,周公以玉笏与之。”姬翁,即指周朝的耆宿孟岐。孟岐熟悉周初之事,故以手摩成王之足,是表示对往昔礼
《战国策.赵策三》:“卫灵公近雍疸(一作痈疽)、弥子瑕。二人者,专君之势以蔽左右。复涂侦(卫人)谓君曰:‘昔日臣梦见君。’君曰:‘子何梦?’曰:‘梦见灶君。’君忿然作色曰:‘吾闻梦见人君者,梦见日。今
《晋书.周?传》载:晋 周?字伯仁,元帝时为仆射,与王导交情很深。永昌元年,导堂兄江州刺史王敦起兵反,导赴阙待罪。?在元帝前为导辩护,帝纳其言而导不知。及敦入朝,问导如何处置?,导不答,敦遂杀?。后导
同“江淹笔”。明张泌《惆怅吟》:“江淹彩笔空留恨,庄叟玄谈未及情。”
源见“孟嘉落帽”。指九日登高游宴,欢乐潇洒。清曹贞吉《蝶恋花.读六一集十二月鼓子词》之九:“九月凉风蘋末起,落帽登高,一壳双螯美。”
同“失马何忧”。宋无名氏《贺新郎.新县令美任》词:“失马安知非是福,况庙庭,侑祀方思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