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兄肥弟瘦

兄肥弟瘦

东观汉记.赵孝传》:“赵孝字长平,沛国蕲(音qí,地在今湖北省蕲春县境)人。父为田禾将军。孝为郎(官名,郎是帝王侍从官的通称),归告(即告归,旧时官吏告假回乡叫告归)母,往来常白衣步担。尝从长安来,过直上(地名)邮亭,但称书生寄止于亭门。塾亭长难之,告有贵客过,洒扫不欲秽污地。良久乃听止。吏因问曰:‘田禾将军子从长安来,何时发?几日至?’孝曰:‘寻到矣。’时天下乱,人相食,弟礼为贼所得。孝闻即自缚诣贼曰:‘礼久饿羸瘦,不知孝肥。’贼并放之。建武(汉光武帝年号)初,天下新定,谷食尚少。孝得谷食,炊将熟,令弟礼夫妻俱出外,孝夫妻共蔬食。比礼夫妇归,即曰:‘我已食讫。’以谷饭独与之。积久,礼心怪疑,后掩伺见之,亦不肯食,遂共蔬食。兄弟怡怡,乡里归德。……”事又见《后汉书.赵孝传》。

西汉末年,地主豪强残酷剥削人民,灾荒连年,人至相食。赵礼被饥民捉住后,赵孝前去营救,说是赵礼饿得很瘦,我比他肥,你们还是把我吃掉吧。饥民受到感动,就把他兄弟二人都放了。旧时认为是扬“悌道”的典范,后用为兄弟之间情谊深厚的典故。《梁书.武陵王纪传》梁元帝“又与武陵王纪书”:“兄肥弟瘦,无复相待之期;让枣推梨,长罢欢愉之日。”


并列 指兄弟情义深厚,临难争相替死。语本《后汉书·赵孝传》:“及天下乱,人相食,孝弟礼为饿贼所得,孝闻之,即自缚诣贼,曰:‘礼久饿羸瘦,不如孝肥饱。’贼大惊,并放之。”《梁书·武陵王纪传》:“~,无复相代之期。”△褒义。常用以指兄弟友爱。→兄友弟恭 ↔兄弟阋墙


【词语兄肥弟瘦】  成语:兄肥弟瘦汉语词典:兄肥弟瘦

猜你喜欢

  • 骊翰

    《礼记.檀弓上》:“夏后氏尚黑,戎事乘骊,牲用玄;殷人尚白,大事敛用日中,戎事乘翰,牲用白。”郑玄注:“马黑色曰骊。翰,白色马也。”后以“骊翰”借指夏 殷所崇尚的黑色与白色。《文选.王融〈永明九年策秀

  • 田苏

    《左传.襄公七年》:“无忌不才,让,其可乎?请立起也。与田苏游而曰‘好仁’。”杜预注:“田苏,晋贤人。苏言起好仁。”后借指贤德长者。唐权德舆《奉和许阁老酬淮南崔十七端公见寄》:“分曹日相见,延首忆田苏

  • 初生之犊不怕虎

    同“初生之犊不惧虎”。《封神演义》七三回:“天祥年方十七岁,正所谓‘初生之犊不怕虎’,催开战马,摇手中枪冲杀过来。”主谓 比喻阅世不深的青年人敢说敢干,毫无畏惧。《封神演义》73回:“天禅年方十七岁,

  • 萧雉

    同“萧芝雉随”。唐杜甫《奉赠萧二十使君》诗:“王凫聊暂出,萧雉只相驯。”

  • 悔其少作

    作家对他年轻时发表的作品感到懊悔。语出三国.魏.杨修《答临淄侯笺》:“修家子云,老不晓事,强著一书,悔其少作。”鲁迅《集外集.序言》:“听说,中国的好作家是大抵‘悔其少作’的,他在自定集子的时候,就将

  • 投井下石

    同“投阱下石”。梁斌《播火记》十六:“草野朋友,没有什么政治的约束,平时追逐酒肉,事情一来,就投井下石。”见“落井下石”。柯灵《在历史的激流中》:“把珍妃推下井去,并且实行~,还嬉皮笑脸地看着光绪的,

  • 回眸之报

    同“龟酬孔”。唐骆宾王《上郭赞府启》:“则回眸之报,不独著于前龟;清亮之音,讵专闻于往笛?”

  • 老罴当道

    罴:指南北朝时大将王罴。老罴当道,比喻猛将把守要塞。王罴(?-541年)京兆霸城(今陕西西安附近)人,北魏名将。魏孝文帝太和年间,拜为殿中将军,率兵打败少数族氐羌的进攻,封为西河内史,王罴辞官不拜,众

  • 漆园说剑

    《庄子.说剑》:“昔赵文王喜剑,剑士夹门而客三千余人,日夜相击于前,死伤者岁百余人。”庄子“进谏曰:‘天子之剑,以燕溪石城为锋,齐岱为锷,晋魏为脊……此剑一用,匡诸侯,天下服矣。此天子之剑也。’文王芒

  • 孙叔衣冠

    源见“优孟衣冠”。借指为官清贫。清 祁隽藻《李文正慈恩诗文衡山西涯图合卷为叶润臣阁读题》诗:“孙叔衣冠子孙落,晏婴市宅尘土低。”